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48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俊荣 《辅导员》2014,(10):106-107
由于分数意义的丰富性,学生在理解上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对于分数意义的教学我们要贯穿在整个学习分数的过程。在教学分数运算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借助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分数运算的算理和算法,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学生对分数意义进一步理解和巩周的过程。对于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很容易理解,而且也能够准确进行计算,但是在第一次尝试计算时,总有个别学生会出现一些错误,认真分析后发现根源是学生对分数意义和运算意义的理解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2.
陶新武 《教育文汇》2014,(14):33-33
今年5月,合肥市蜀山区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交流活动,几位教师在导课中各展风采,其中两位老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先看看李老师执教四年级《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导入。  相似文献   
3.
<正>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以学生为主体,巧设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必须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因此,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求胜欲旺"的个性特征,在提出问题上巧设"障碍"  相似文献   
4.
前一段时间,南京师大许卓娅老师来园作音乐游戏教学的辅导讲座,再次提出了在音乐游戏教学中要“学做加减法”。于是,我们以原创音乐游戏“猜猜在哪里”为蓝本,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尝试用“做加减”的方法增减游戏的难度,以适应大中小班各年龄段孩子的游戏特点,有效开展音乐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5.
长久以来,对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学生死守一条铁律: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学生只是谙熟算法,并不能深刻领会算理,这对混合运算的学习非常不利。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厘清算理与算法之间的关系,进而使学生深刻领会算理,掌握算法。  相似文献   
6.
周经华 《广西教育》2013,(33):62-62
【案例】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片段师:像1/2+1/4这样的分数加法我们是怎样计算的呢?生:通过通分来计算。师:好办法,通分的目的就是把分母不同的加减法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加减法来进行计算(板书:转化)。请大家尝试计算下面两题: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 新世纪版一年级数学(上)第34~35页。  相似文献   
8.
9.
逆向利用分式的加减法则,能把形如ad±bc/bd的代数式化为形如a/b±d/c的代数式.这种一个分式变成两个分式的和差,或一个分式变成另一个分式与一个整式的和差的思想方法,能帮助我们迅捷地解答分式问题.一、化简问题例1化简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要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反思是指对自己的思维和学习过程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课堂中,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有教师对教的反思,就应该有学生对学的反思.而现在很多教师在谈到反思的时候都是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内容等,只是关注了教师这一方面,而忽视了学生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