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的发展观在教育事业中体现为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学习机制、教育机制、成长机制。作为一名教师,面对的"劳动对象"是学生——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接班人,在他们身上承载着可持续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2.
回晓云 《中国培训》2005,(11):57-58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师的劳动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区别于其他任何生产部门的劳动对象。他们有自觉的意识,有感情、有理智、有个性、有主观能动性,他们是教育的主体。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教师的劳动有其独特的一面。教师所上的每一堂课,就是一次创造性的劳动、一次艺术的加工过程。教师将教学内容融会贯穿,对教材进行一次再加工,充分运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与自己的学生、教材、本人的特点结合起来,运用机智,创造性的劳动。教师是学生获求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是学生智力开发者,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做学生的表率…  相似文献   
3.
科学器材、设备是科学研究工作的劳动手段,它在科研过程中影响、改变、控制劳动对象的精质条件,其管理工作直接为科研服务,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器材设备的计划管理,就是用计划来组织领导、监督调解精资的供应分配活动。使人力、物力、财力得以充分有效地利用。计剐要从查明需要和其资源开始,经过综台平衡,将器材供应到需  相似文献   
4.
白杨 《情报杂志》2001,20(2):16-17
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转化为知识生产力,知识生产力的实质为一切社会生产活动都是以知识为基础,其构成要素主要是知识型劳动者、知识型劳动资料、知识型劳动对象、教育、管理和知识,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采猎劳动、生产劳动和自由劳动是依次更替的三种劳动形态。在采猎劳动阶段,产品是大自然生产的。在生产劳动阶段,产品是人通过劳动资料加工劳动对象的结果。生产劳动既是劳动者作为主体的自觉创造过程,又是劳动者作为客体的体力耗费过程。作为自觉创造,生产劳动创造出一个日益丰富的使用价值体系,它激发了人们对产品的积累欲;作为体力耗费,生产劳动意味着超过一定限度的体力支出、意味着人体作为力学器官被禁锢在自然必然性中,这导致了人们对劳动耗费的逃避。追逐财富和逃避劳动这个矛盾的解决办法和相应的结果就是无偿支配别人劳动的关系,即阶级关系。随着生产劳动转化为自由劳动,体力耗费不再成为生产财富的基础,劳动时间不再成为财富的尺度;逃避劳动和转嫁劳动不再是个人获得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将克服分裂状态而实现自由人的联合。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塑造学生的思想道德,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修养和工作能力,决定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阐述了如何在新的时代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方法,对生产力本质、要素、衡量标准进行更进一步的认识,以促进对邓小平理论的科学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8.
9.
劳动量是经济学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概念。但是,对其内涵的界定常常含混不清。从科学的角度上说,它应该是一个与劳动质紧密相关的概念,一旦游离于劳动质之外,它将失去一切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熟悉自己工作的对象——学生。工人做工要了解自己的劳动对象,方能生产出合乎规格的优质产品;军事家作战,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教师要想取得教学的高质量,也必须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即在平时学习中的一切情况了如指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