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教育   77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资测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数学是普通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的基础,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生在中学阶段必须学好数学,而要学好数学,听懂数学课是前提,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解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是根本,所有这些,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会学、会用上来.因此,提高基础教育中  相似文献   
2.
我无比欣慰,我的这个班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实验班。这是一个勤学好问、刻苦踏实的班集体,这是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这是一个淳朴正直的班集体。但是不久我就发现他们不仅不活泼开朗,沉默寡言,而且有些人一天到晚心事重重,甚至愁眉苦脸。于是,我找他们交谈,有些同学谈了自己的想法,有些却缄口不语,有些甚至反感找他谈话。于是借一次班会课,请大家以“倾诉”为话题,向好友、家长、老师倾诉自己的苦恼。结果,让人非常吃惊,这么一个“波澜不惊”的班集体,这些天之骄子,他们的心理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3.
<正>信息技术以其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广泛性、创新性,广泛地赢得了学生的兴趣,但是很多学生感兴趣的并非是课程的本身。有数据表明:80%多的学生在玩游戏,60%的学生在找朋友聊天,30%的学生关注影视文艺动态,10%的学生上网查找资料,2%的学生看新闻或其他  相似文献   
4.
唐代史臣吴兢在提出的"崇儒学"管理观念对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在于六个方面:"讨论文典,商略政事"就是专心致志;"儒学之兴,古今未有"就是大办教育;"既行其道,理合褒崇"就是尊师重教;"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就是量才录用;"五经正义,付诸施行"就是统编教材;"勤于学问,谓之懿德"就是勤学好问。  相似文献   
5.
朱志军 《阅读》2014,(47):17-17
<正>同学们,读了课文《学与问》,"叙述"和"议论"这两兄弟可得意了,让我们来听听他们说些什么吧!叙述:议论老弟,《学与问》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主要告诉我们求学问要靠"勤学好问"的道理。议论:可不是嘛,课文先写"问"的重要性,再举例证实;接着写向谁"问";然后写"问"与"思"要结合;最后提出观点——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叙述:是啊,课文最大的写作特色就是我俩的出色合作——夹叙夹议。议论:叙述大哥,说到这儿,我还得感谢你呢。你看,课  相似文献   
6.
正《学与问》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最后一单元的一篇说理性文章。此类课文很容易落入"跟着课文内容跑"的窠臼,把语文课上成说教课。因此,教学中不仅要关注"说了什么理",更要关注"如何说理的""为何这样说而不那样说",上出说理文的语文味儿。【片断一】联系旧知,理清说理思路。师:同学们,我们以前也学习过说理文,比如四年级学  相似文献   
7.
物理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物理题目涉及知识点多.初中物理习题课的教学中,有的题目由于综合性强、涉及的知识点多或已知条件隐含等原因,造成学生读不懂题,不知从何处下手;有的题目看似简单,却易受表面假象的迷惑,得不到正确结果,此类题常常被称之为难题.  相似文献   
8.
正所谓和谐教学,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配合默契,有力地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原则,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一、创设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案例1在《二次函数》一章的习题课上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有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三位学生分别说出了它的一些特点:甲:对称轴是直线x=4;  相似文献   
9.
<正>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学生获得专业基础知识和学科知识重要场所。然而,不同学科、不同阶段的课堂教学具有不同的特点。结合我在西藏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认识,谈谈对  相似文献   
10.
马丽 《中小学电教》2010,(12):105-105
<正>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营造氛围启发、鼓励学生质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可举一些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事迹和名言。如爱因斯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