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1篇
教育   376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7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渊明和化兹华斯是中英学史上田园诗的双壁,他们性格中都有“静”和“动”的成分,但他们对他们所生活的自然和田园的体认有着巨大的差异。从他们对自然和田园生活描绘的广度上来说,华兹华斯为我们展现的社会画卷多姿多彩,从这点上来说华兹华斯胜于陶渊明;从他们对自然和田园生活表现的深度上来说,陶渊明在田园生活中完成了人格与精神的升华,达到了物我交融的程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陶渊明胜于华兹华斯。本的结论是:陶渊明的自然是自己的自然,华兹华斯的自然是自然的自然。  相似文献   
2.
毛华慧 《大观周刊》2011,(13):75-76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其所提出的诗歌理论在当时文学界有着革命性的作用。其诗作《孤独割麦女》语言朴实,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用普通人的语言写普通人的生活的创作主张。诗人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把现实的生活加工之后,又通过自然的语言把它呈现出来,简单的语言赋予了诗歌广阔的想象空间。诗人善于从自然中发掘生活的真谛,善于从普通人的生活中升华人类共通的情感,《孤独割麦女》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3.
诗人受自己的时代的影响,诗作是自己情感的流露,这两者之间本来并不冲突。然而有的时候人们对于诗人的要求苛刻了些。诗人写自己最深的关切,因为他们必须成就自己能够成就的最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胡适倡导白话诗,源于他对中西诗歌传统的继承和创造。就诗歌语言而言,胡适白话诗创作及理论主张与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英国湖畔派诗歌等西方资源有着明显的关联。华兹华斯主张摈弃"诗意辞藻",胡适强调"务去烂调套语",二者都明确提出用日常用语写诗。胡适提倡"做诗如说话",华兹华斯则要求诗歌语言要"接近人们的语言"。胡适与华兹华斯关于诗歌语言的诗学理论的相似性和关联性,一方面可以印证胡适白话诗创作及诗歌理论与华兹华斯的渊源关系,另一方面也能促使我们深化对新文学与西方文学之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华兹华斯是英国著名的湖畔诗人,卢梭的“回归自然”对他影响颇深。宁静优美的大自然触发了诗人的灵感,使他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诗人不赞同牛顿用科学的“魔法”将彩虹分析为一道道的光谱,艳丽奇幻的彩虹犹如诗人的理想,虽可望而不可及。但却能给他无限的希望和心灵的慰藉。诗人的行为如孤独自由的流云,性格似高洁自恋的水仙,他以一颗赤子之心,坦然面对死亡,诗意地生存着。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华兹华斯的《她住在人迹罕至的路边》、《孤独的刈麦女》和《毁了的村舍》三首诗入手,着力分析华氏诗中体现的女性美。通过与古典主义诗歌中女性形象的比较,对华氏诗中女性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充分肯定了其诗歌的净化作用及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蕊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2):78-81,136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被称为西方近体诗,而起承转合理论是中国古典律诗写作理论。律诗的各联与起承转合的各个部分分别对应,各联在整首诗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近代一些学者认为起承转合理论同样适用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分析;为考察起承转合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之间的关系,从寻找英汉语篇篇章结构中的共性目的出发,首次采用主述位分析的方法对随机挑选的五首十四行诗进行分析;同时随机选取五首中国古典律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较之中国古典律诗,"起承转合"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1)1-4,5-8,9-12,13-14;(2)1-3,4-8,9-12,13-14;(3)1-5,6-8,9-12,13-14。  相似文献   
8.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杰出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自然诗歌清新动人,细腻优美;生活在中国盛唐时期的自然诗人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两位诗人的自然诗歌虽均为读者喜爱却各有千秋。本文试分析对比两位诗人自然诗歌的意象和主题。  相似文献   
9.
朱琳 《文学教育(上)》2011,(17):108-109
白朗宁夫人的抒情十四行诗,内容上紧扣爱情的主题,尤其是对爱情和死亡之间的张力把握准确,在写作中对十四行诗的起承转合过渡巧妙,技巧上更是对传统十四行诗进行了继承和超越,是英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珍品。  相似文献   
10.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世界诗歌宝库中一颗绚丽夺目的明珠,全诗共154首。通过比较第一首和第五首十四行诗,得知两首十四行诗的主题都是劝说诗中的主人翁结婚生子,而莎士比亚却采用了不同的语气、不同的意象和不同的比喻来阐释这一主题。由此,莎士比亚精湛的写作技巧让我们体会到了十四行诗的迷人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