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鲁迅的小说《药》描写了一出震撼人心的华夏悲剧.革命者夏瑜被反动统治阶级杀害后,以华老栓为代表的劳苦大众对他的牺牲所作出的令人痛心的反映,让我们深深体味到夏瑜的寂寞和悲凉.对于革命者来说,敌人的凶暴、残忍不足为惧,自己的流血牺牲亦不足为惜,最让人痛心疾首的莫过于民众的不理解,同胞的不觉醒.但夏瑜为了民众的幸福而壮烈牺牲不是毫无意义的,《药》的结尾写在夏瑜的坟上出现了"一圈红白的花".从坟上的花圈不难看出,暴露不是《药》的写作目的,而启发群众的觉悟,动员群众起来革命才是作者写作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2.
蔡成德 《学语文》2003,(3):16-16
华老栓作为《药》的主要人物,其语言极富个性。鲁迅先生采用了白描手法,更使人物语言朴素、真切、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嫌。这为从语言描写的角度来分析人物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在《药》中,华老栓的有声语言有四处。  相似文献   
3.
郑俊 《成才之路》2014,(23):83-83
正所谓的对话教学,就是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主要有学生与课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这三种对话形式,三种对话形式往往不是界限分明,相互孤立,而是互动联系、融为一体的,并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根据以上特点,在教学时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一、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个人思考,要让学生通过独立、深入地与课本进行对话,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领会课文内涵。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是非常成功的,尤其在细节方面更是匠心独运,令人叹服。其中华老栓与康大叔之间的对话将两个人的形象展现得非常鲜明。华老栓勤劳善良、愚昧落后,康大叔卑鄙诡诈、骄横贪婪。本文单从华老栓的称呼着手,分析小说在刻画上的独特手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