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31篇
科学研究   67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22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8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辛专 《海外求学》2004,(14):42-43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不久前就密歇根大学招生问题做出裁决,支持优先录取少数族生的政策,这一裁决被视为25年来有关平权问题的最重要裁决,但却给华裔的受教育权罩上了“平权歧视”的浓重阴影。  相似文献   
2.
6月30日-7月1日,由浙江省图书馆学会、上海图书馆学会、江苏省图书馆学会联合主办,浙江省图书馆学会承办的“长三角城市图书馆发展论坛”——“数字图书馆技术与规范”高级研讨班在浙江图书馆举行。高研班特别邀请了卓有建树的美籍华裔学者曾蕾、秦健、张甲、林夏来杭讲学。高研班由浙江省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主任叶鹰教授主持,浙江省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浙江图书馆馆长程小澜出席开幕式致辞。来自长三角地区的30多个图书馆的50余位业务骨干参加了高研班。  相似文献   
3.
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记忆中不可磨灭的历史事件,美籍华裔作家哈金的作品《南京安魂曲》从人物特性和历史环境等方面对该事件进行真实描述.文章以哈金的《南京安魂曲》为研究文本,对流散作家和华裔文学进行探究,通过深入研究《南京安魂曲》的写作特点,突出该作品的出版意义与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之友》2013,(11):54-55
本文的英文和绘画由一名华裔美国高中女生和一名土生土长的美国高中生合作完成。她们精选了一些美国青少年日常生活中最实用的俚语,细心指出它的字面意义和真正含义的千差万别.并配上亲笔创作的俏皮活泼的手绘图,让读者轻松愉快地学习地道的美国英语。  相似文献   
5.
新华网2010年1月5日讯在美国申请大学,学生会被四大方面的考量来评估,第一是高中在校成绩,第二是STA(或ACT)考试成绩,第三是课外活动经  相似文献   
6.
李量 《绥化学院学报》2011,31(1):104-106
华裔美国文学作为美国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支力量。近年来蓬勃发展。在文化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快、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今天.研究华美文学在东西方跨文化视野交流中的作用更具意义。华美文学中以创作女性形象取得成功的作家不乏其人,如众所周知的黄玉雪的《华女阿五》、谭恩美的《喜福会》、汤亭亭的《女勇士》,而在男性形象的构建上显得乏善可陈,笔者试从东方主义视野中探究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7.
自1901年设立诺贝尔奖以来,这个代表当今世界科学最高水平的奖项已经颁发了百余年。一些小国如巴基斯坦、芬兰,一些穷国如印度等都有人甚至不止一人获得该奖。遗憾的是,我国本土至今无人能够摘而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总人口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正处于和平发展阶段的大国,为什么迄今都没有本土华人获此殊荣?值得疑惑的是,中国本土的科学家、学者和作家获不了诺贝尔奖,杨振宁、李政道等这些在异国他乡的华裔科学家却在诺贝尔奖的殿堂里熠熠生辉。同样的人,一样的文化熏陶,为什么内外之别如此悬殊?  相似文献   
8.
言说从古至今在人类历史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儒家思想中,沉默并非一定是无言或者理屈词穷,沉默有时候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在汤婷婷的《中国佬》中,华裔男性的沉默恰恰是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一种必须的选择,一种无声的历史叙述。  相似文献   
9.
迄今为止,中国尚无一诺贝尔奖得主,一位著名的英国籍华裔科学家中肯的指出,中国的学校教育缺乏创新意识。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就提出了“素质教育”这一概念,到九十年代,“素质教育”的呼声愈来愈高。由此,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已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饮食文化、母语方言词汇的转译、跨洋婚姻等几方面来探讨全球化背景下五邑侨乡文化在华裔美国文学中的持存与流变,将注意力集中于侨乡文化在这些作品中如何得以表现这一方面,从而指出华裔作家的文本以不同程度或层次描述着侨乡文化,客观上起到了文化沟通的作用,以文学创作进行着特殊的文化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