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经济学家,厉以宁享有盛名。他的诗才被盛名所掩,一般人了解不多。厉以宁口语入诗,阅读他的诗词,可以触摸时代的沧桑巨变,感受诗人“风雨悲欢”的曲折人生。  相似文献   
2.
“十一”长假之后将召开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国经济和社会变革的下一个突破口和路径,再次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讨论。对此,经济学家厉以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9月15日,厉以宁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  相似文献   
3.
国家命运     
《国家命运:中国未来经济转型与改革发展》以探讨、宣讲中国未来经济转型与改革发展为主题,对中国未来改革与发展进行预测和展望。作者都是经济学界的大师和泰斗,是讨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极有影响力的声音。本书选编厉以宁、吴敬琏、林毅夫、高尚全、陈锡文、张卓元、樊纲、汪玉凯、郑新立  相似文献   
4.
2005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抉择:从2004年开始的“中国是否正进入新的重化工业阶段”的讨论在2005年度达到高潮。许多学术论坛及各类媒体不断有学者对此发表不同意见,特别是随着吴敬琏、厉以宁、林毅夫、樊纲等一批经济学家参与其中,使这场争论和讨论为学术界、理论界和国家政府机构所瞩目。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市报人》2010,(10):126-126
网络泡沫,是2000年普通人一提起网络首先联想到的名词,对这个名词的回答,用了中国网络整整一年的时间。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打了一个比方:水库放水必然会出现泡沫,流一段就没有了,经济总是在有泡沫无泡沫、泡沫多泡沫少当中往前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经历了开发区泡沫、股市泡沫、房地产泡沫,回过头来,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创办于1906年,校名源自《论语》“子所雅言,诗书执礼”。115年来,学校秉承“公勤诚朴”的校训,培育了10万余名优秀学子,其中有“两弹元勋”陈能宽等15位两院院士、厉以宁等学界巨子、柳直荀等革命志士、何凤山等著名外交活动家。  相似文献   
7.
《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道德力量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一书首次提出并论证了道德调节在经济运行中的特殊作用,显示出深刻的学术价值,独特的结构体系和清新的语言风格,该书与作80年代以来对道德的经济学意义和经济的人学价值的探求一脉相承,实际上是为实现“经济学”向“后经济学”的切换发出了一个积极信号。  相似文献   
8.
《光明日报》12月7日“论点摘编”专栏刊文说,针对有地方提出二度重化工业的问题,经济学界围绕“中国能否绕开重化工阶段”这一主题各抒己见,见仁见智。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重化工阶段小国可以绕开,但中国是大国,无法绕开这个阶段。13亿人口大国不能没有自己独立的供应体系和基础工业。厉以宁同时认为,不要走过去的重化工路子,而是要领先自主的技术创新、自主的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9.
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经济正面临着下滑的风险。中国的宏观经济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况?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近日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去年以来,面对增速换挡回落、传统行业困难增多、各类风险交织显现等中国经济运行的新情况,许多人心存担忧。不搞强刺激,经济会不会硬着陆?不踩几脚大油门,经济会不会跌不休?可2015年来了,没有实施“强刺激”的中国经济仍以7.4%的中高速增长,稳中有进。为什么?这得益于一个“新常态”的新智慧、新方法。所谓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