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2217篇
科学研究   150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28篇
综合类   124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1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选材:与生活原型的对话。小学生从选择写什么至决定写什么的过程,实际上是小学生与生活原型进行对话生成的过程,小学生的头脑里储存着丰富的生活内容,  相似文献   
2.
十冬会冰壶成绩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十冬会冰壶现场成绩处理系统是典型的体育竞赛信息管理系统,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现场处理系统要求建立起一致性、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数据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其使数据窗口这一能方便而简洁操纵数据库智能化对象,结合现有的网络构架,首先在短时间内建立系统应用原型,然后,对初始原型系统进行需求迭代,不断修正和改进,直到形成用户满意的可行系统.  相似文献   
3.
浅析周立波小说《暴风骤雨》人物形象与生活原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小说《暴风骤雨》故事的发生地和人物形象生活原型走访的基础上,通过对书中艺术形象与生活原型的对照分析,揭示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阐明了现实生活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丁玲小说女性生命的具象化描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从丁玲小说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论述了丁玲不同创作阶段女性生命性格的类型:人生感伤中的“叛逆”、革命热情中的“孤傲”与艰苦中成长的“困顿“等。这些类型体现了丁玲现代小说女性的基本具象。  相似文献   
5.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总结了语言学习对心理词汇的组织、激活和提取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心理词汇理论中的词义模型和词义原型表征对词汇学习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见于<国色天香>等通俗类书的<玉林春供状>与玉堂春故事的原型有很大关系.供状若是法院文书,则故事原型应另有发现;若是依据法律文书而改易姓名,故事原型只有正德年间礼部尚书王琼之子事才与之相合,现在公认的万历年间王三善事则不合;若是小说家言,玉堂春故事早在1587年就已经进入小说家的视野.玉林春故事与玉堂春故事最大的差别就是王生中第后早逝.没有果报显著、大团圆结局,是陈林春故事慢慢湮没而玉堂春故事大行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情报系统的设计应该促进用户和系统所含信息在认知水平上的交流。文章认为, 专题数据库系统使用原型设计法可以更好地适应用户的特定情报需求。  相似文献   
8.
纵观人类历史文明长河,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绝大部分与城市的发展有关。在中国改革开放后迅猛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和当下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城市形象传播的作用日趋重要、方式呈现多样化。但其中不乏出现了一系列的值得分析和解决的问题。从历史的角度看,城市与传播的关系密不可分。以网络为媒介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更是加深了城市与传播之间的关系。大众媒介所构造的"拟态环境"相较于以往能够更加真实地再现实体城市。传统的实体城市与新媒介所营造的虚拟城市正在呈现高度融合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城市形象传播也突破了传统的陈旧模式,呈现出各种传播形式相互融合的传播态势。现如今,城市形象传播已经成为一个颇具现实意义的议题,而在这其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就是城市文本研究。要说到城市文本,就不能不提到文本。那些能够帮助人们生产出自身、社会、信念及其附属意义的客体都可以视为文本。例如:媒体文本。文本是意义的载体。而如果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城市就不仅仅是一种地理性的空间实体,它还是一系列以时空为载体的抽象符号。城市文本产生于城市,存在于城市,它在时间上呈现着稳定性和周期性并能够帮助人们生产出关于自身、社会和信念的意义的客体。城市文本在我们所身处的社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物理空间的组成,也是意识空间的再现。这一点它与媒介文本的绝对再现性不尽相同,因为城市文本既是一个个物质性的载体,也是一系列意义的集合,同时还是我们研究城市形象传播、研究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对象和素材。本文希望从城市形象传播的视野入手,参考以往的城市传播理论和城市文本研究理论,对不同类型的城市文本进行分门别类地探讨,并结合广告的作用理论来解释城市文本的传播渠道和方式。分析总结后对这些城市文本的更新策略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与见解。最后,本文将从城市形象传播的视野出发,探究城市文本与城市形象传播之间的联系。针对当下与城市形象传播相关的一些现实问题,例如,城市文化价值的突显、城市文化原型的表达、城市形象品牌塑造、旧城改造等问题提出与之相对应的城市文本更新策略,为城市文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9.
号称中国首部微博小说的《围脖时期的爱情》近日由沈阳出版社出版。小说以草根大叔与知名女星之间的爱情故事为脉络,以微博发布的独特写作模式,展现了现代人对现实生活、对各类情感的困惑与迷惘。作者闻华舰表示,小说以真实的微博网友为原型,随  相似文献   
10.
尤多拉·威尔蒂的短篇小说《莉葳》将具有美国南方特色的生活与《圣经》传说融合在一起,将现实与梦幻般的女性内心生活糅杂作一处,无愧为一篇复调性的、含而不露、意蕴丰富的艺术杰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