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函数是中学数学中十分重要的概念之一.由于它涉及映射、象与原象、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图象和解析式等问题,因而是高考常考内容之一.然而在学习中,学生对反函数的概念理解不深,常常出现某些模糊的认识甚至错误,现对常见的几种错误给予澄清.  相似文献   
2.
在一个数学问题里,常有一些已知元素与未知元素(都称为“原象”),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称原象关系),如果直接求得未知元素比较困难,可寻找一个适当的映射(一般为一一对应),把“原象关系”映射成“映象关系”,通过映象关系求得未知元素的映象,最后从未知元素的映象通过逆对应(称为“反演”)求得未知元素.这种研究问题的思路称为关系映射反演方法,简称RMI方法.其思维模式可用下列框图表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由反函数的概念给出反函数问题的几个引申性质 ,再列举近几年高考试题进行分类解析 ,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1 反函数的几个性质1 1 原象与象的唯一互对问题设函数 f(x)存在反函数 f- 1(x) ,若函数 f(x)将定义域A中的元素a映射成值域为C中的元素b ,则它的反函数 f- 1(x)恰好将值域C中的元素b唯一还原成A中的元素a ,即 f(a) =b f- 1(b) =a .1 2 定义域与值域的互换问题若函数 f(x)定义域为A ,值域为C ,则它的反函数 f- 1(x)的定义域为C ,值域为A ,即反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分别是原函数的值域与定义域 .1 3 图像的对称问题在同…  相似文献   
4.
<正>判别式法是高中求分式函数值域的常用方法.但由于对此方法的原理不很清楚,许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一些条件不能正确的处理,从而导致解题出错.下面以几个题目为例,说明判别式法的原理以及在使用过程中一些要注意的地方.例1求函数f(x)=x2-2x-32x2+2x+1的值域.解:∵2x2+2x+1=2 x+()122+12>0恒成立,∴函数的定义域为R.图1将原函数等价变形为关于x的方程:(2y-1)x2+(2y+2)x+y+3=0……(*)(1)2y-1=0即y=12时,代入(*)式,求得x=-76.∴y可以取到12.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开集的原象是可测集来讨论可测集函数的等价条件。  相似文献   
6.
正RMI原理是关系(relation)、映射(mapping)、反演(inversion)原理的简称.文献[1]对该原理具体表述如下:给定一个含有目标原象x的关系结构S,如果能找到一个可定映映射φ,将S映入或映满S*,则可从S*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把目标映象x*=φ(x)确定出来,进而,通过反演φ-1又可以把x=φ-1(x*)确定出来,这样,原来的问题就得到解决.用RMI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可用框图表示如下(图1):  相似文献   
7.
正映射作为函数的基础,而函数是历届高考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因此映射的学习必须认真.映射知识可以和集合、方程相联系,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还可以与排列、组合知识相结合.同时它可以与整式、分式、指数式、对数式、三角式等运算相联系.对映射f:A→B的理解,要抓住以下三点:(1)集合A、B及对应法则f是确定的,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  相似文献   
8.
近日,和平区家庭建档志愿者原象夫老人将自己多年历经心血编撰的《法清后世系图.传略》、《法清起源.始祖.名人》和《原氏族谱历代修缮原件》三卷具有史料价值的家史(谱)捐赠给区档案局,和平区档案局举行了原氏家谱捐赠仪式。  相似文献   
9.
文学文本的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其运行的基本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一是对松散的生活原象的感觉、发现与摄取,二是把原象转换为明晰的心象(精神图像),三是把心象迹化为具体可感的审美物象(艺术形象)。这是一个既充满创造力而又艰苦的劳动过程,但恰恰是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写作者的艺术才华和对艺术规律的独特把握。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材用映射观点这样解释甬数的定义:函数实际上就是集合A剑集合B的映射,其中A、B都是非空的数的集合,对于自变量χ在集合A内的任何一个值.在集合B巾都有唯一的甬数值Y和它对应:自变量的值相当于原象,和它对应的函数值相当于象.甬数值的集合C就是甬数的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