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2篇
科学研究   54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4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6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燕子 《世界文化》2006,(10):34-35
世界各国文化迥异,风俗不同,表现在婚礼上,自然也是大异其趣,特别是婚宴,不同的国家各有特殊的风味,每每令参加的异国游客终身难忘。斐济:薄荷酒和“可可达”甜点风景迷人的斐济是全球著名的蜜月盛地,像比尔·盖茨、金·凯瑞等名人都曾在此举行传统的斐济婚礼。斐济的各大酒店和旅行社有多种配套好的婚礼服务提供给旅游者,基本的法律程序和仪式过程相同:新人连同证婚的神父到移民局辖下的婚姻注册处,经注册核实证件和简单问话后,领取“结婚许可证”。在指定的时限内,神父为这对新人举行婚礼并签发结婚证。凡是到过南太平洋地区的人,没有不知…  相似文献   
2.
为了迎合更多玩家的口味.游戏采用了日本漫画风格。游戏中的所有角色都是Q版造型,尽显可爱卡通风格。而且这款Q版3D网游操作简便,玩家上手特别轻松容易。  相似文献   
3.
口味     
想起有次在列车上,一个女孩对男孩说要吃桔子,男孩说哪来桔子,吃个苹果吧。女孩坚持要吃桔子,男孩说你吃苹果的时候想象是在吃桔子你就会吃出桔子的味道来。女孩不开心,男孩看着书也不理睬她。我被这种理论逗乐了,男孩听见了对我笑了一下。一会儿女孩吵着要吃鸡翅,男孩从包里翻来翻去只找到了袋装的鸡腿。接下来的对白又让我乐了一次,男孩对我说她就爱  相似文献   
4.
项敏 《编辑学刊》2005,(1):29-33
有人总结说:过去发行是卖编好了的刊物,现在编辑是要编卖得好的刊物.这就是市场的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刊物,自然是适应现在读者口味的精品.如何出版少儿科普期刊的精品,则是每个少儿科普编辑要不断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我的糖果屋     
正我是女巫布莱尔,我在黄豆街用魔法开了一家糖果屋。糖果屋就是用糖果做的。墙壁是薄荷糖,一走进去就能闻到薄荷的清香。窗户是冰糖,还用花生糖做了框架。门是QQ软糖,五颜六色。地板和其他家具都是用各种口味的透明水果糖做成的。不同口味的水果糖隐隐约约地泛着不一样的颜色,像晶莹剔透的水晶。  相似文献   
6.
资讯     
《父母必读》2012,(3):160-160
酸甜口味会影响宝宝味蕾发育,导致宝宝不爱喝水、挑食、厌食。因此宝宝第一口钙的口味至关重要,淡奶味才是最适合小宝宝的口味。  相似文献   
7.
进入五年级后,啃书成了我的爱好之一,书顺理成章地成了我最喜欢的"食物",每时每刻都想"啃"它。不过,这"啃"归"啃",也得讲究一下口味呢!除了在学校的"一日三餐"外,在家里我还准备了"自助餐"呢!  相似文献   
8.
七片口香糖     
我突然意识到,不仅仅是一片口香糖,母亲还可能默默做着不计其数的牺牲,只是我从来没有注意到罢了。终于来了,我青春年华中最让人激动的时光。我第一次驾车行驶在通往大学的路上,12年的学习终于等到这一天。我真的搞不清谁更高兴,妈妈还是我?父亲三年前撒  相似文献   
9.
谁说啃木头的一定是老鼠?遇到难题,你是不是也会情不自禁地紧皱眉头,咬住铅笔,3—2—1,喀吱喀吱……哎哟,这个习惯可不大好,一大缺点就是:不卫生不说,一不留神还会硌到大板牙!我很高兴地得知,荷兰埃因霍温设计学院一位名叫戴伍·汉肯斯的学生也有这个爱好,不过他显然是个聪明的  相似文献   
10.
老舍的创作具有极为鲜明的民族化大众化特色。老舍的创作非常注意适应人民群众的欣赏口味和欣赏习惯,注意故事的曲折生动完整和人物形象的塑造,特别是塑造的性格各异的中国市民社会中的人物形象;老舍一生坚持使用充满生活气息的人民大众的通俗生动的口语进行创作,使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的情愫和民族特色;致力于通俗的大众文艺创作,力图抹去大众文艺与非大众文艺的界限,使所有的文艺都成为大众的,是老舍创作的民族化大众化的另一个突出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