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伟 《收藏》2007,(4):98-100
2006年10月3日晚10时,接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古所原所长钟侃先生电,说宁夏盐池冯记沟乡古峰庄出土3块金版,有向海明白乌纪年,邀我前去鉴定。急检《隋书》,知向海明起义为隋炀帝大业九年(613年)之事。农民起义所造之金器,从未见过,所以,漏夜订票,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海峡两岸产业交流的深入,面向海峡两岸和海外的机械工程人才培养要求具有复合性、具有创业能力和创新性能力。从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的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出发,利用学校的学科优势,提出了以工程设计为脉络,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勇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与学校的"三链结构"相适应,以科学的课程安排为基础,以强大的学科优势为支撑,借助于创新性强的知名企业,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本文对大学生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评估标准,管理策略等诸方面进行了探讨,阐述了进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实验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张名鹤 《收藏》2014,(17):19
海,代表一种胸怀,象征一种气魄。观海,必高临碣石,观海之洪波,听海之涛声,所以涤荡身心,咏志兴怀!自古以来,画山容易画水难,历代名家极少以水入画,即便以水入画,也是有山有水,山主水副,俗称山水画。然而以海入画,在中国数千年绘画史上更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在于水最为灵动,须臾不止,其姿态千变万化,最难捕捉,大海更是百川交汇处,水之性情、水之气魄、水之精神在此得以充分体现,画海可谓难上加难。  相似文献   
4.
荷兰的风车     
《校园足球》2011,(11):2-2
【正】有一种风景,静静地竖立在地平线上,远远望见,仿佛童话世界一般,那一刻便注定你不能忘记,不能忘记她底衬的国度:这就是风车,荷兰的风车。因为地势低洼,荷兰总是面对海潮的侵蚀,生存的本能给了荷兰人以动力,他们筑坝围堤,向海争地,创造了高达9米的抽水风车,  相似文献   
5.
<正>那一年中考我没考好,只能上普高。可我不死心,还是想上重点高中,因为进了重点高中,就说明一只脚已跨入了大学的门槛。于是,我便哭闹着让家人找关系,想走个后门办一下。叔叔是镇上工厂厂长,人脉很广,他找到了镇政府教育办王主任,希望他和重点高中校长打招呼。那一天,王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问我为啥非得上重点高中。我急忙对王  相似文献   
6.
7.
向海是世界著名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入新世纪,随着现代文明的演进,人们对素有“地球之肾”和“原始宝库”之称的向海情有独钟。我在向海所在地的吉林省通榆县生活了36年,期间,由于工作的缘故,使我与向海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发现,向海不仅已留在我的记忆里,而且已融入我的血液,成为我生命里的一种牵挂。  相似文献   
8.
黄孙庆  黄家庆  葛磊 《高教论坛》2023,(7):21-25+124
构建适应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校涉海学科专业集群,是广西高校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和海洋强国(区)建设的当务之急。本文以北部湾大学为例,在探析高校涉海学科专业集群建设主要价值的基础上,认为高校涉海学科专业集群的建设是学科与专业、教学与科研团队、“理实融合”课程体系、校内校外教学科研平台、管理体制机制等要素整合建设的结果,是办学综合实力提升和海洋办学特色打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邓厚琴 《广西教育》2022,(23):8-10+46
本文基于向海经济背景下的港口物流人才需求,针对当前中职学校物流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人才培养模式陈旧、课程体系建设滞后、师资队伍水平有限、现有港口物流人才学历层次偏低等问题,提出人才培养策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基于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努力提高师资水平,助力人才培养事业;着力提升学历,促进向海经济发展等,为社会培育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港口物流人才。  相似文献   
10.
向海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需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蕴  王浩  严登华 《资源科学》2005,27(5):101-106
湿地生态需水是指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正常所需要消耗的水量,对其进行科学核算可为湿地的科学管理和保护提供重要依据.近年来,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特别是来水量的减少,向海湿地面临严重威胁.本文以1996年和2000年两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对上个世纪末期向海自然保护区湿地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水量平衡的原理,对不同水平年向海湿地生态需水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湖沼湿地景观面积基本保持在300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8.7%.在平、枯水年湿地生态需水量分别是3.40×108m3和3.65×108m3,其中4月~8月需水量约占全年需水量的78%.向海湿地位于松嫩平原西部,属半干旱地区,天然降水不能满足湿地的生态需水要求,对流域水资源进行综合管理和调度是解决向海湿地水源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