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6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书札记     
覃宏 《英语辅导》2002,(9):30-31
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汉对照《吕叔湘译三种》(1992)本人读后获益匪浅,尤其仔细读了《跟父亲一块儿过日子》(Life with Father)这一部分,此书由美国人Clarence Day所写。原书共三十篇,这里只选了其中的七篇。书中的父亲,一个证券商人,他爱吃,爱喝,怕生病,自以为是,要别人顺从他的直率性格,  相似文献   
2.
"V开"结构在现代汉语中很常见,但对于"V开"中"开"的语法意义,学界研究较少,只有吕叔湘(1980)、刘月华(1998)等少数语法学家对其语法意义进行过归纳,本文主要从共时角度对"V开"的语义类型与"开"的语义分化进行描写和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3.
轻松一刻     
丘铧 《新高考》2007,(10):64-64
面试题牛津和剑桥大学作为世界顶级学府,一直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严格的招收标准而著称。面试一直是世界各地报考学子  相似文献   
4.
反问是一种无疑而问、只问不答或"往往要对方不作反对的回答"(于根元1 984:422)的传统修辞格.吕叔湘(1982[1942]:290)说:"反诘实在是一种否定的方式:反诘句里没有否定词,这句话的用意就在否定;反诘句里有否定词,这句话的用意就在肯定."  相似文献   
5.
吴华 《教育艺术》2007,(7):24-25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敏锐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6.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美”,离不开“诗意”。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是一块滋养心灵的沃土,诗意是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力的新鲜血液,只有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意,才能于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7.
1978年3月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指出语文教学存在"少、慢、差、费"现象。而几十年过去了,这种现象在许多教师的语文教学中依然如故。那么,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从“负效”“无效”“低效”到“有效”“高效”呢?  相似文献   
8.
焦会娟 《成才之路》2013,(19):56-56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活"即不呆板,不被动",活"是语文教学方法的精髓、是打开语文教学之门的钥匙。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选择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的课堂教学方法,把课讲"活",展现语文课堂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9.
童淑云 《安徽教育》2012,(12):45-46
<正>吕叔湘先生曾指出:"每逢在某种具体问题上遇到困难,长期得不到解决,如果能够退一步在根本问题上思考一番,往往会使头脑更加清醒,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与其在课  相似文献   
10.
一、修改的意义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王安石字斟句酌.成就了“春风又绿江南岸”这样的名句.贾岛再三“推敲”.留下了遗词用语的千古佳话。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朱德熙等语文教育的老前辈则非常重视学生作文的批改.仅从开明出版社出版的《叶圣陶中小学生作文评改举例》一书就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