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7篇
科学研究   5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文浩(2009)提出,淮阴方言的反复问句采用动词或形容词的重叠形式,这一重叠式主要是由于否定词直接省略或者脱落而成,否定词前后的音节在读音上未受影响。如果提问部分是单音节,直接重叠该音节;如果提问部分是多音节,则只重叠第一个音节。该文从反复问  相似文献   
2.
汉语动词按时间特征可分为持续性动词和非持续性动词,在句法平面,否定词与"了"共现的格式对汉语动词具有选择性:持续类动词可以无条件进入,非持续动词必须有条件地进入。同时,汉语的"不……了"和"没有……了"与韩语的"…■…■""…■…"对应也较工整。语用平面中,汉语否定形式基本不受语境的干扰,而韩语则有时要通过产生新的否定方式来满足语境变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命题的否定"中一些常用词语的否定只是死记硬背、一知半解,致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常因为记忆的失误而把结论搞错.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一些词语的否定理解起来有困难.如果我们在平  相似文献   
4.
"石头悖论"是无神论者反击一神论的一个重要论证,不但是宗教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而且具有重要的逻辑研究价值。玛弗罗迪斯式逻辑分析存在重大缺陷,未能准确地揭示"石头悖论"的逻辑结构。借鉴萨维奇有关"石头悖论"的认识,"石头悖论"的真实逻辑结构得以显示,也进而得以顺利破解。通过"石头悖论"这一宗教哲学研究的典型案例,逻辑分析作为宗教哲学一条重要进路的地位得以自然彰显,逻辑分析进路影响到语言范式的转变和推理、论证规则的选取。  相似文献   
5.
反问是一种无疑而问、只问不答或"往往要对方不作反对的回答"(于根元1 984:422)的传统修辞格.吕叔湘(1982[1942]:290)说:"反诘实在是一种否定的方式:反诘句里没有否定词,这句话的用意就在否定;反诘句里有否定词,这句话的用意就在肯定."  相似文献   
6.
现代英语中的否定表达方式主要分两大类:直接否定和储蓄否定。本从语用学范畴和修辞学角度就其表现形式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辨析和修改病句是衡量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初中生备考的基本能力之一。通览各地区中考试卷,辨析、修改病句已成为必考考点。而一些否定副词、含有否定作用的短语或具有否定作用的连词,由于其用法上的特殊要求,在造句时往往会出现搭配不  相似文献   
8.
周勇 《初中生辅导》2010,(14):40-42
初中英语教材中已学过了各种时态及其它们的否定形式,但是在老师讲授部分否定和全部否定时,同学们还是懂非懂。在此,对"部分否定"和"全部否定"作一下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在对北宋三类语言材料进行穷尽性统计的基础上,对北宋疑问语气词“麽”的用法进行了描写。章认为:a.至迟到北宋,“麽”已彻底、整体完成了虚化;b.在共有的语义功能范畴内,“麽”字句在与反复句的竞争中已占上风,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c.“麽”确实源于“无”,从北宋的“麽”的结构特征可以看出“无”的语义特征对“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修饰否定词的副词"并"与"又"都表示加强否定语气,但是两者的使用条件存在不同。本文试图从语义结构的角度分析二者的差异,并且通过留学生预科汉语教材的对比分析,考察这两个语法点的设置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