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5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怒吼,中国!>一剧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英苏之间的矛盾尖锐化的产物,反映的是苏联对以英国为核心的帝国主义联盟的担忧.由于该剧的情节和此后发生的万县案相似,剧作被国内批评家认定为是万县案的写照,并逐步强化了两者间的联系.在这一过程中,史实被人们忽略,反帝话语的影响力则显露无遗,一个秉承苏联官方政治意图的剧作最终被改造为中华民族觉醒的预言.  相似文献   
2.
《掷球运动》2004,(2):15-15
“疯狂球”是直滑式桌掷球的一种趣味娱乐型打法,其特点为趣味性强,可提高准确性并自娱自乐(可一人自娱)。  相似文献   
3.
1 阅读的人生 英国作家毛姆曾充满激情地说:"读!即使你不会读书也可以把书放在手里把玩一番,凝神注视、随便翻到哪一页,找一些招眼的句子看看,到这片无涯学海里航行.如果书籍不能成为你的朋友,至少他们也应该是你的熟人;如果书籍无法走进你的生活圈,起码你也应该向他们点头致意."  相似文献   
4.
蓝冰 《新闻世界》2006,(10):34-35
声音是人的第二张脸。如果一个人唱歌跑调,声似破锣,即使长相出众,气质高雅,一开口也会使整体形象大打折扣。甚至导致沟通困难,影响事业发展。于是,“我们健声去!”成了时尚男女新一轮的健康标语。那么,如今走俏广州、深圳的“声音美容”,是如何为人“订制”靓嗓的?健声教练王易又是怎样在特区创富的呢?[编按]  相似文献   
5.
一、爱的困惑 在南京行知园晓庄故地,陶老夫子的墓前横联上书"爱满天下"四个浑厚圆润的大字,此乃陶先生手书,至今已过了半个多世纪,而今仍熠熠生辉。"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奋斗的行动和纲领,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博大精神。  相似文献   
6.
河南商丘方言中的“就那”是一个表现力很强的语言形式。有四种不同的语用意义:1.可用于表让步、委曲求全义;2.可用于应答中表敷衍、弱否定的语气;3.也可表不耐烦不信任等否定评价义;4.常用于句子开头表建议。  相似文献   
7.
《约,大明星》是腾讯视频2016年推出的一档原创性网络综艺真人秀,通过对《约,大明星》的节目内容分析,总结概括网络综艺节目特有的形态特征,主要有体验性强,互动升级,节目内容个性化等特点,并结合现有的网络综艺节目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随着民众对文化生产的要求是带有越来越多的娱乐性和游戏性的文化消费,各种各样的“”应运而生,都市生活的多元化以及彼此的包容性就在“文化”的流行中被充分显现着。这种现象意味着人们的休闲方式已由过去那种随大流、赶热闹的从众心态转为追求个性特色,讲究文化内涵,注重生活质量。小而适宜人宣泄情绪和放纵心灵的成为都市人的精神依赖。同时,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在象征着小资情调的各色“”里更是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文化”为作一种时尚消费文化,唤醒了人们的潜在消费欲望。应对目前蔚然成风的“文化”进行冷静的理性分析。以便让其更好的服务于民众的文化生活,效力于健康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只要稍加留意,我们就会发现,那些看着电视玩着电脑长大的孩子,他们的身边都是瓶装水、方便面和小食品这"三大法宝".而对干那些白领,牛肉丁、巧克力、口香糖和果脯蜜饯则是他们的"四大金刚"."水果缺乏症"形成的"贫维族"队伍正在扩大,如果能开家特色水果店,既能万便人们的生活需求,又能满足人们的健康需,要何而不为呢?  相似文献   
10.
《汉字文化》2004年第3期刊发了张莉、刘伟丽二位先生《说""》一文,读后很受启发。作者认为:""族词这一类新词的大量产生,是由于汉语在新词产生过程中对外来语""语音语义的重新约定、""偏移了原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