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粤黔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盘南电厂3号炉经过低NO。燃烧器改造后一直存在飞灰含碳量过高的现象,严重影响经济性。由于电厂目前常用煤种较差,热值低,灰分较高,挥发分低,且平时会掺烧无烟煤,不利于燃烧,造成飞灰含碳量偏高。为了提高3号炉平时运行的经济性,降低飞灰含碳量,我们针对3号炉实际情况进行了燃烧调整试验,期间负荷大多为600MW左右。本文主要阐述的是降飞灰含碳量燃烧调整试验报告。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六种进口保护渣的剖析结果的比较和分析,阐述了熔化温度、含碳量、碳酸盐含量等因素对保护渣溶化速度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反映退火碳钢含碳量的客观数值,弥补传统金相观察法存在主观估计偏差缺陷和需要制作金相试样的过程周折,实验中采用简易的硬度测量法对退火碳钢的硬度进行测量,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退火碳钢含碳量与硬度线性相关的特性.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硬度与含碳量的线性回归方程,并以此实现对未知退火碳钢的估计.通过金相组织观察及杠杆定律法对未知碳钢含碳量进行估计,结果与硬度测量法测定的含碳量基本一致.与金相图谱比对再次验证实验结果.硬度测量法可以实现对未知退火碳钢更客观、更准确的估计,并节省了制作金相试样的时间和成本.  相似文献   
4.
生产、科研常常需要比较准确测定碳钢含碳量,然而火花法与通常的金相法都要靠估计,精度都较低,未能满足需要。介绍的硬度法与金相法,由于消除了估计这个因素,因而提高了测量精度。它们互相配合能在0.05~1.0%的含碳量范围内准确地测定出碳钢含碳量。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钓竿的含碳量?钓竿的含碳量是如何确定的? 碳素钓竿有很多品种,但是从每节竿来看不外乎有如下三种形式:一是缠绕成型的,二是搓卷成型的,三是挤拉成型的。其中搓卷成型的又分包碳竿、混杂碳纤维竿和全碳竿三类。通常一支钓竿是由多节组成的。由于钓竿强度和调性的要  相似文献   
6.
针对锅炉掺烧经济煤种灰渣含碳量较高现象,通过锅炉燃烧调整试验,寻找降低灰渣含碳量的最佳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煤粉细度对锅炉灰渣含碳量影响较大,当降低煤粉细度飞灰和大渣含碳量也随之降低;锅炉一次风开度关小可以有效降低飞灰含碳量;二次风采用束腰形式,即上层、下层二次风开大,中间二次风关小可以明显降低飞灰和大渣含碳量;周界风关小时飞灰含碳量降低,开大时大渣含碳量降低;一、二层燃尽风关小,燃尽风摆角开大时飞灰含碳量降低。该试验结果为企业安全、高效掺烧经济煤种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煤渣含碳量检测技术过程繁琐、时间长、不能在线检测等缺陷,介绍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煤渣含碳量快速自动检测技术。该技术通过采集煤渣采集装置中的图像数据,经过CCD图像灰度处理、边缘识别及提取、灰度特征值提取、灰度特征值标定等,快速识别出煤渣含碳量。实验结果表明,煤渣含碳量在2%~16%时,该技术的煤渣含碳量分辨率在1%以内。工业锅炉的煤渣含碳量通常在8%~16%,煤渣热损失在4%~8%,因此该技术对于工业锅炉的送风量调控具有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M35高速钢热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分析了M35钢的国内外化学成分特点,提出了M35钢的热处理工艺,实践证明M35钢刀具较国产普通高速钢刀具有更好的实用性和使用性,并创新性地提出了M35钢的含碳量定位问题和硬度问题。  相似文献   
9.
电站锅炉运行中飞灰含碳量偏高,严重影响锅炉效率.分析飞灰含碳量偏高的原因,提出改造燃烧器,加装钝体和浓谈分离器.改造后,锅炉燃烧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飞灰含碳量显著降低,提高了锅炉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某300MW电厂四角切圆燃烧方式进行烟气脱硝改造后,在控制氮氧化物生成、燃烧稳定与安全性以及汽温偏低等方面以实验数据为依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分级低氮燃烧方式与燃烧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上层SOFA风的开度对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及对消除热偏差有显著效果;中低负荷下,低氮燃烧造成炉渣含碳量增加;中低负荷低氮燃烧前屏易超温,主再热汽温偏低,热偏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