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清照与周邦彦的关系以及《词论》不提周邦彦的原因,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但这些研究的学术价值是相当有限的,因为李清照的《词论》是一篇本色主义宣言而非系统的词学著作,这使她可以因为随便一个小小的理由就不提周邦彦。  相似文献   
2.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惜情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惟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笔,  相似文献   
3.
4.
周邦彦的格律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引来了种种的非议。本以北宋后期的时代和创作倾向为背景,结合词的发展及周邦彦的具体创作,阐述了清真词的艺术成就及其对于艺术形式追求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在人散后,一钩残月天如洗的静夜,在翠山脚下,抑或在银河飘落的清瀑之旁,有一座竹亭、一本书,均可一洗尘心。书,或是屈原的问天悲愤,或是嵇康的劝酒佳令,或是司马相如的上林、陈思王的洛神美赋,或是周邦彦的清平小调、辛稼轩的山河感慨,甚至是林妹妹临死前仍不免挂念的诗本子。只要是好书,是美文,均可怡情养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探究周邦彦词的艺术技巧,从体物、用典、声韵、铺叙四个方面,结合作品,溯源别流,具体地展开论证。  相似文献   
7.
北宋时期的词学家周邦彦,被称为“词中老杜”。其词以羁旅、闲情、咏物为主,句法结构“精工博大”。从句式、格律、语句组成三个层面来看,周词句式节奏复杂多变、格律精严和谐、语句组成独出心裁,艺术特色鲜明,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周邦彦     
在宋朝,词学成为了文学的主流,而婉约词更是成为词的正统,出了很多的词学大家,将宋词前赴后继地发扬光大,成为王国维先生所说的"一代之文学"。周邦彦,就是其中一位,他是一位"集大成"的词人,在文学史上产生很大的影响。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中国北宋末  相似文献   
9.
朱勇 《语文天地》2014,(8):40-41
《苏幕遮》是北宋著名词人周邦彦的一首小令,选入了人教版新课程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首词天然不事雕琢,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风神,有一种从容雅淡、自然清新的风韵。笔者在这首词的教学中,正当学生都陶醉于欣赏"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意趣时,却突然一转。  相似文献   
10.
前些天托同学网购了一部《片玉集》,影印的宋刊本,字画间颜筋柳骨流露,纸墨辉妍。心神振荡之余,更感受到文字的深沉力量。近千年前的人们,用刻刀将每个字深深雕刻,将对文字的景仰默默留存于木、墨、纸之间。作为这些文字的主人,周邦彦是那个繁华时代的见证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