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教育   65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通过捐赠专项资金以及相关医疗防护物资、联合上线"抗击肺炎"频道、发起"抗击疫情,从我做起"行动、启动"抗击疫情一线媒体人保障计划"、号召鼓励UP主声援抗击疫情、贯彻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工作部署、捐赠优质视听内容等系列举措,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
3.
《嘉应学院学报》2015,(10):66-69
江西吉安县横江话有一个表方式、状态的词缀"物=",意为"……的样子",粘附在表状态的形容词和表方式的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之后。"物="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重新分析的过程,是""先与带"物="的结构组合,由于经常粘附在一起,然后才演变成""先与"物="组合,再与前面的形容词、代词组合。在语源上,"物="的本字是"法"。  相似文献   
4.
《嘉应学院学报》2017,(9):73-77
赣语吉安横江话有两个完成体标记(体助词):""和"刮"。""是横江话中最常用,也是使用最广的完成体标记。"刮"作为完成体标记只出现在后续的宾语或补语有数量或程度量的句子中,一些表结果的"刮"也可以算是完成体标记或表完成的准体标记,"刮"作为完成体标记的同时还是一个主观大量标记。另外,横江话"刮"与""已经出现合并成双音节完成体标记"刮"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具有"泛灵性"的特征,它是指儿童总是赋予物质世界以心理的特征。在他们眼里,物质世界似乎是有心理活动的,是有人性的。而童话中的主人公都是"泛灵"的。正如周作人先生所说:"童话者,原人之文学,亦即儿童之文学,以个体发生与系统发生同序,故二者,感情趣味约略相同。且顺应自然,助长发达,使各期之儿童得保其自然之本相,按程而进,正蒙养之最要义也。"可见童话在儿童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而让童话步入低年级的读写生活,无疑是给孩子们的读写提供了一根拐杖。一、开窗放入大江来——大量阅读,精品感悟童话作品丰富多彩,儿童对此喜闻乐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一般推荐他们读有拼音和配图的、简短易懂的童话。如《小巴掌童话》《小猪唏呼噜》《小精灵的秋天》《安徒生童话》等和绘本童话。我通常会带领学生采取多种读的  相似文献   
6.
“紧”和“”是万安县赣客方言中比较有特点的语法词语,两个词语都有三种不同的用法,其中“紧3”和“3”更能体现方言特色,由此说明万安县境内赣方言受到客家方言的影响较多。  相似文献   
7.
社交媒体时代,受众个性化、社群化趋势明显,加速了以趣缘、情感为核心的互联网新圈层的建立.哔作为中国最大的亚文化网络聚集地,为以ACG为主的亚文化发展提供空间,圈层文化较为成熟.但随着圈层细分愈发精细,受众圈层意识突出,各圈层普遍具有排他性,特别是小众的亚文化圈层同其他圈层的交流严重受阻.哔以"固圈""破圈"两大策略为核心,固守圈层文化精髓,建构圈层成员认同,延伸圈层文化内涵,以接近传播受众的兴趣和情感.  相似文献   
8.
《孽海花》中以语气词“”为标志的感叹句的大量出现与该作品带有苏州方言特色有一定关系。“”字句在语气上比一般语句夸张、感叹色彩重;在结构上多采用复句形式,有利于《孽海花》中人物个性特征的塑造。至今“”在晋语和吴语等方言中仍然很活跃,但在北京话中已经消逝。  相似文献   
9.
刘时坤  孙思文 《传媒》2021,(11):53-55
自媒体环境下,网络视频正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欢迎,同时也受到了广告主的青睐.网络视频中广告植入方式多种多样,效果也不尽相同.本文以哔为例,通过分析其网络视频广告的多种植入方式及其优劣势,提出在网络视频广告植入中应进一步运用创意,参考数据,并注重培养粉丝群体,从而提升广告植入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最后一学程”试办计划是台湾“教育部”于2004年7月推出的旨在提高技职学院毕业生求职技能和就业率的重要举措。解读该举措的内涵与出台原因、实施程序与保障措施及其意义可以对大陆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