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教育思想于中学数学教学中,使数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了解和热爱数学,提高其学习兴趣,坚定学好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朱先丽 《山东教育》2003,(14):34-35
数和形是初中数学内容的两大板块和两条主线。数和形既对立又统一,深刻地验证着唯物辨证法的根本观点。将数和形有机结合在一起,既能发挥代数的优势,又可充分利用几何的直观性,借助形象思维获得出奇制胜的解法。本文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应用。一、借助数轴解决代数中的某些问题例1摇绝对值大于2小于6的整数有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分析: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很容易找出符合条件的点(略)例2摇解不等式,|x-3|<6分析:根据绝对值几何意义,可将本题看成数轴上点x到3的距离小于6,借助于数轴可找到满足条件的x,即-3相似文献   
3.
在哲学史上,"形而上学"一直是个热门话题,围绕着"形而上学",众多哲学家们有立有破。以一些哲学家的思想为依托,阐述如何在批判形而上学中推进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5.
6.
有这样一个智慧群体,他们曾站在讲台上,亲手编织着自己理想的教育之梦;而今又跳出自己的讲台,全方位审视课堂,搜集大量课例,静心思考今天课堂上的种种问题,诸如,热闹与精彩、预设与生成、教学中要不要磨课等,站在辩证法的角度,从内容与形式的辨证关系、内在形式与外在形式对内容的主次作用、事物之间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联系、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等规律和范畴进行把握,深刻分析、解读课堂教学中这种种关系和矛盾,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智慧的实践引导。  相似文献   
7.
姚容 《时代教育》2010,(7):246-246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认识当代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并利用其指导小学数学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该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可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育的有效性,从更高的层面研究教学新方法和新理念.本文从三个层面论述了如何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角度,从新认识小学数学教学的新方法,为科学有效的进行小学数学教育指明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的黄老之道 ,内容博大精深 ,蔚为大观。它以朴素的唯物辨证法为立足点 ,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 ,它是东方古代哲学的智慧结晶。黄老之道的最基本内容是“无”、“有”二字 ,试举几例分析其闪烁着朴素唯物辩证法的理性光芒。一、没有“有”就没有“无” ,反过来说 ,没有“无”也就没有“有”。“有”和“无”是对立的统一。二、“无”中生“有” ,“有”化为“无”。以刚胜过柔是刚为柔 ,以柔胜过刚是柔为刚。三、“有”就是“有” ,“无”就是“无” ,不然就不存在“有”、“无”这两个字。以道分析“科学” :一、没有…  相似文献   
9.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去研究。从建立新中国,到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是靠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可以说人人皆知。  相似文献   
10.
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辨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它要求我们从客观事物自身的运动变化来观察和分析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正确认识和处理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