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96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众化作为顺应市场分流、以受众信息需求差异为变量媒介对市场进行细分的一种传播手段,在给受众更多、更深刻的信息的同时,还有利于媒介之间的竞争以及媒介资源的合理利用。在看到分众化优势的同时,我们难免会有这样的疑问:分众化难道是一分就灵、百无遗漏吗?在实际操作中,对分众化存在哪些误区?这是本文想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2.
传播理论发展的人性化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郝黎 《新闻前哨》2004,(5):11-12
纵观传播学的研究历史,总会有一些引人注意的事件启迪我们的思考,帮助我们记录每一段传播发展历程,重新审视自己并在实践中修正自身的传播行为,这是个永无厌倦的过程。我们很容易注意到2003年网络中出现的木子美,随着《遗情书》在网络上的公开发表,成为网上炙手可热的人物。透过木子美现象,可以看到网络媒体的确又一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入了我们的生活,并因其特性,使大众传播的广泛  相似文献   
3.
论新闻传播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受政治功利的影响与商业利益的驱动,新闻传播中普遍缺失人文关怀。在新闻传播中实施人文关怀,媒体要建构健康良性的价值观,要突出“人”尤其是普通百姓的主体地位,并要使人文关怀成为编采人员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4.
王敏芝 《今传媒》2007,(9):54-55
作为中国传媒,在看到奥运创造巨大商业利益的同时,可能会更早地意识到奥运报道给媒体发展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更强烈地体会到重大事件发生之前的紧迫与压力,更清楚地预见到世界传媒竞争无比激烈的程度.中国电视媒体如何参与并赢得这场竞赛,如何发挥媒介优势并以奥运报道为契机全面提升传媒实力,这是中国电视媒体不能不思考的一个关系到奥运传播的成败和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纵观刘德华粉丝事件中媒体的种种表现,不难发现媒体形象建设意识的缺失。本文以杨丽娟事件为由头,指出媒体形象意识缺失的四大表现,并对媒体形象的重塑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勇 《新闻记者》2007,(5):40-41
“丑闻”取代“美谈”众所周知,走向市场后,我国“有些传媒的本质发生了转变,它的最高使命已经不再是承载满足公民的知情权、人民群众的舆论监督权和社会的政治动员的工具,而  相似文献   
7.
戴芳莉 《青年记者》2007,(14):155-15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媒体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于是商业化趋向在一些媒体中表现得十分突出。由于缺乏强有力的行业规范,为商业利益而竞争的部分媒体,花样不断翻新,尤其是纸质媒体,若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广告新闻化在大量的版面中表现得十分明显。由于追求利益最大化,或者将广告披上了新闻的外衣,或者将本来是新闻的东西却打上了金钱的烙印,所表现出来的不实和夸张,  相似文献   
8.
市场竞争环境下,我国传媒业同样面临严峻挑战,许多报纸等媒体逐渐丧失了原有的专业素养以及职业操作,在新闻专业主义和商业利益面前,许多媒体选择了后者,这一现象和问题也受到了外界的一致质疑。媒体作为向公众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媒体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精神和规范,负责将会导致媒体公信力的降低。本文就新闻专业主义遭遇商业利益展开分析和论述,并且以《羊城晚报》为例展开具体研究,指出其中的主要问题,并总结相关发展意见。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迅速普及,网络阅读这一新形式越来越受到重视,网络阅读环境也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论文提出构成当前网络阅读环境的要素分为显性因素(包括技术因素、信息因素、语言文化因素等)和隐性因素(包括政治形态因素、商业利益因素等),论文还对当前网络阅读环境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并提出应倡导网络阅读主体意识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高校数字化档案馆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和3D技术,建设基于Internet的虚拟数字化档案馆。作为先声,各个高校档案研究人员都注意开展基于校园网条件下,档案信息数字化及其建设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