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40篇
科学研究   22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杰  邹玉明 《山东教育》2004,(10):32-32
那是一节试卷讲评课,我跟学生一起校对一份他们自己完成的测试卷。  相似文献   
2.
现行中师音乐教材中的视唱教学,其教学内容基本为音准、节奏和协调反应能力三者的有机结合.本文将从柯尔文手势唱名教学法、环绕式的音程音准练习法、节奏归纳练习法、节奏生活化练习法、创造式音阶练习法等五个方面阐述掌握音准和节奏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刘领丽 《河北教育》2004,(10):36-36
学生的作文、日记,多是其真实思想的反映。如果教师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因人而异,及时反馈并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将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一忧——揠苗助长【代表委员声音】很多家长宁愿花大钱给孩子上各种名目的培训班,也不肯静下心来自己读几本关于孩子教育的书。朱善萍委员说,如果家长不用心去观察孩子的兴趣和潜质、因势利导,而是跟着社会潮流强行让孩子参加或许不适合他们的各种特长培训,会对孩子、家庭、社会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怎样因势利导,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呢?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是每位教师必须完成的角色转换。在教学中,我总是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努力营造生成性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0,(73):137-138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课堂上善于识"势"并善于"导",有利于学生自我价值的肯定,促进师生积极互动,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拓展无限的发展空间。基于物理学科特点和生成性学习理念,通过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始终处于渴望知识的状态,并结合学生认知冲突,巧设陷阱,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从陷阱中走出来,实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课堂的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7.
韩德敏 《成才之路》2014,(17):52-5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兴趣成为学习的原动力,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历史真正走进每个同学的心中。历史就像我们脚下肥沃的土地,积淀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学好历史,对于初中学生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8.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为契机,因势利导,及时调整预设的计划,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展开教学。动态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的课堂呈现的是一个精彩纷呈、生机勃勃 的过程。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学生的所见所闻也开 阔起来,在开放包容的课堂上,学生随时都有可能提出一些古 灵精怪的问题,打破课堂的美好。该如何应对?有没有灵丹妙 药让课堂更添活力?本文以实验课堂为例,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0.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时会提出一些教师事先无法预料的问题。比如,把气球弄爆产生声音有没有振动,用手握住三角铁再敲击发声有没有振动等等。这些问题是学生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是他们思维的闪光点。对于这样的问题,作为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教师应该具有及时判断迅速转化的能力。对于那些能够在课堂里解决的,应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探究,由扶到放,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习得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