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4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48篇
教育   2928篇
科学研究   1025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57篇
综合类   181篇
文化理论   24篇
信息传播   19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346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361篇
  2010年   277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360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在知识经济时代,可持续发展地理学正成为地理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可持续发展地理学是知识经济社会的产物,地理学科研究对象的整体化,学科性质的综合化,学科理论的系统化,学科内容的时代化,学科体系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学科方法(论)的科学化以及地理教育的可持续化,显示了可持续发展地理学强劲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5.
农业土壤碳储量和碳固定是全球变化及碳循环研究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水稻土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水稻土有机碳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的作用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以安徽省为例,采用的基本资料是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各类型土壤剖面有机质含量、厚度、容重数据取自<安徽土壤>、<安徽土种>,其中部分土壤容重数据采用的是平均值.估算安徽省水稻土表层有机碳库的储量为0.0918Pg,其中耕层为0.0527Pg,犁底层有机碳库为0.0391Pg.总碳密度为4.167kg/m2,耕层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为2.655kg/m2,犁底层平均碳密度为1.757kg/m2.  相似文献   
6.
地理学习及高考中.有不少同学觉得地理计算和判断难度很大。以下总结了部分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7.
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际遇,着眼传播研究深化的时代需求与未来走向,邵培仁教授新著《媒介地理学新论》展示了迈向关系范式的媒介地理学研究图景与实践价值。根基于communication精神与物质并重的关系意涵,该书锚定媒介与地理互嵌的范畴共同体,重新发现元媒介意义上的传播意蕴;以时空勾连中的“关系转向”立论,将媒介视为“天地人一体与延伸”的关系存在,搭建以“空间、时间、地方、景观、尺度”为核心关系轴的媒介地理学研究框架;以多学科范式的整体式视域融合建立媒介地理学学科范式,具象并回应“人类整体传播学”的问题空间;在天下文明观的坚守中彰显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构的传播学旨趣,释放中华传播思想的科学性与时代性话语创新价值,激活人类实践研究与人类文明创新的媒介地理学想象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地理学发展的历史及现状,结合地理学研究对于图书文献检索的实际需求,在确立地理学类文献应集中分类的原则下,对K9地理、P9自然地理学提出改版建议,包括进行类目体系重构、类名更改、取消部分交替类目、增加类目注释,并最终提交地理学的分类表。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媒介的地理集群与能量积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邵培仁 《新闻大学》2006,(3):102-106
当代媒介生产地点都选择在城市,而且呈现出小城市向大城市、一般城市向省会城市、内地城市向沿海城市转移的趋势,甚至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已初步形成了密集的媒介城市带,从而形成媒介的地理集群和能量积聚,使得城市成为信息的生成与传播中心、大众的消费与娱乐中心。媒介在地理上的集群具有磁吸、整合、优化、发散等功能,而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它的功能则必须坚持根植性、特色性、共生性、互动性和柔韧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10.
引文分析法的内涵及研究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引文分析的基本概念入手,详细阐述了引文分析的内涵、理论基础和目的,介绍了引文分析法的产生及发展,并运用引文分析法对2004年较有影响力的11种地理学期刊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