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同监在押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描述之转述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合法性,具有证据资格和证明力,其证明力的大小须具体案件具体分析。同监在押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描述之转述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须遵循一定的规则。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长篇报告文学《中国看守所调查》一书首发暨赠书仪式6月27日在北京市公安局监管总队大礼堂举行。公安部监所管理局、全国公安文联、北京市公安局、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出版集团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出席仪式。《中国看守所调查》由著名报告文学女作家孙晶岩撰写、北京出版社出版。该书不仅记录了看守所在押人员的重生过程,也收录了全国优秀监管民警在岗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公安监管部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其中女性在押人员从正常的生活转入到相对封闭的看守所,这种特殊环境对她们的心理带来了重大影响.山西省Y市A与B看守所女性在押人员表现了不同的心理状况如抗拒辩解、后悔、矛盾心理及思想负担,这些表现既源自于女性自身的特点也有社会因素的影响,应该从无罪推定原则的推行、媒体正面宣传、加强看守所文化等方面着手,为该群体狱内改造或者出狱后重新融入社会创造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4.
网络流行语“躲猫猫”来自于云南省晋宁县警方一次不成功的危机公关。如果换作10年前,官方拥有最终解释权、调查权和处理权,“躲猫猫”致人死亡的解释说不定就过关了。但是,在目前的舆论环境中,“躲猫猫”实在不是一个好的解释,网民认为是一个“荒谬”的理由。果然,“躲猫猫”根本不是事件的终点,而是重新调查的起点。2月27日,云南省检察机关、公安机关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检察机关的调查结论:晋宁县看守所在押人员李荞明系因同监室在押人员殴打、拳击头部后撞击墙面,导致受伤死亡。  相似文献   
5.
准确了解和及时掌握看守所未成年在押人员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状态,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矫治措施,是做好未成年在押人员的监管与矫正工作的重要保障。从对杭州市看守所的调研来看,随着未成年在押人员的认知水平、价值观念等日趋复杂,传统的把握其心理状态的方法已明显不足。鉴于此,杭州市看守所针对未成年在押人员的心理评估方法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矫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2004年我国人权入宪以来,公民对权利的诉求得到极大声张,公权力对此也给与了愈来愈多的尊重与保障。看守所在押人员的权利要求也属于我国公民权利体系的一部分,但是囿于看守所与外界的部分隔绝性以及在押人员身份的特殊性,其权利状况一直鲜为外界所知晓。从基本人权以及诉讼文明角度入手,重点研讨在押人员的法定权利内容,希望为我国当下在押人员权利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短讯     
《科协论坛》2008,(1):48-48
重庆市黔江区科协针对特殊群体,与区医学会、区看守所在区看守所内共同举办了健康知识讲座。此次讲座以“科学与法”为主题,希望在押人员爱惜自己的生命,以健康积极的心态接受改造。讲座通过举例,围绕什么是健康、健康的意义、怎样才健康等3个方面,从身体健康到心里健康、道德与法律等角度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所有的在押人员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8.
媒体喧嚣的时代,铺天盖地的信息压迫着我们。在这个炒作隐私、曝光隐情、追逐娱乐成为传播最大卖点的时代,一个先进典型的传播,要做到脱颖而出,必须避免简单而又机械的宣传,以生命超越和人性升华作为传播文本的立意根基。这是我们的思考,也是我们的追求。在2010年度浙江新闻奖评选中,电视专题片《孙炎明:绝症警察警界保尔》获得浙江新闻创新奖典型报道一等奖,这是评委对我们的思考与追求的肯定,也是对我们的鞭策和激励。一、文本创作的局限本片主创人员介入孙炎明  相似文献   
9.
《出版参考》2012,(19):28
正本刊讯(记者缪立平)由著名报告文学女作家孙晶岩撰写、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看守所调查》,6月27日在北京市公安局监管总队大礼堂举行首发暨向全国优秀监管民警代表赠书仪式。  相似文献   
10.
“躲猫猫”事件中政府新闻发布的教训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2月28日下午,轰动一时的“躲猫猫”事件,终于揭开了谜底:云南省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经调查认定,此前宣布因玩“躲猫猫”碰墙致死的李荞明,系因被同监室在押人员殴打、拳击头部后撞击墙面,导致受伤、死亡。从2月8日李荞明被打成重伤到2月28日事情真相大白,短短20天里,晋宁政法机关、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高级人民检察院先后进行了包括4次新闻发布会(一次网络新闻发布会、两次宣告性新闻发布会、一次变种的新闻发布会)在内的一系列新闻发布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