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2篇
教育   3371篇
科学研究   625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70篇
综合类   200篇
文化理论   34篇
信息传播   819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98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270篇
  2014年   513篇
  2013年   350篇
  2012年   365篇
  2011年   346篇
  2010年   307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341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传统村落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凝结着历史的记忆,是社会文明的直接见证者。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传统村落逐步消融在时代的印迹里。为促进传统村落在新时代的焕发新生,文章借助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诺拉的记忆之理论,指出传统村落在历史、时间、变迁中凝聚成具有象征意义的记忆。在此基础上文章剖析了档案部门参与村落记忆保护的意义,阐释了村落记忆赓续乡村记忆、留住乡情乡愁、传承文化遗产的功能,并提出了档案部门就如何推动村落记忆实现功能最大化的策略,以期使档案部门更好地承担起传承、保护、赓续传统村落的主体责任。  相似文献   
2.
3.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和重力组成的复合中做圆周运动的问题是高中物理教学中一类重要而典型的题型。对于这类问题,若采用常规方法求解,过程复杂,运算量大。若采用“等效法”求解,则能避开复杂的运算,过程比较简捷。所谓“等效法”就是先求出重力与电力的合力,将这个合力视为一个“等效重力”,将α=F合/m视为“等效重力加速度”。再将物体在重力中做圆周运动的规律迁移到等效重力中分析求解即可。下面通过两个实例分析说明“等效法”在此类问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认知方式的场独立性--依存性的教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心理学家威特金的理论,通过独立性一依存性的实验研究,测定了男女学生在同一条件下所得出的不同结果,分析了男女学生在运动技能学习中不同认知方式,并论述了如何利用其认知方式进行体育运动学习。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晶体理论研究了配合物[COX(NH3)5]2+的水解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先进地区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2008年10月31日至11月9日,我参加了市文化局在上海市召开的党组中心组学习读书会,  相似文献   
7.
8.
情境学习和学校环境中实习场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环境与校外的社会环境不同,学生在学校和在校外的学习方式也不同。长久以来,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方式相对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与校外鲜活、主动的学习方式形成了对比。情境学习基于情境认知的理论,期望能够在学校中也创设鲜活的情境——实习,让学生有一种主动学习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高校德育内环境指构成高校德育教育体系,促成德育养成的阈。关于德育环境问题,近些年变成了热门话题对此有很多论述,但他们往往把内外环境联系在一起,从而忽略内环境在高校的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德育的基本要求,对内环境问题进行明确的阐释,并张扬其意义。  相似文献   
10.
蒋恺 《传媒观察》2022,(7):90-95
在传统的非遗传播传承的文化空间日渐消解的同时,开放、多元、活态的媒介空间不断扩展文化空间的边界,使其承担起文化生产与再生产的功能。媒介空间中文化空间的复兴,使非遗突围进入新的安身立命之所。本文从可见性切入,关注作为关系生产的社会化媒体的崛起,如何使得空间在权力和资本共谋之下,产生全新的文化空间,原来的碎片空间又如何被抛向可见性的全景视域。借助短视频拓展传播渠道和范围,吸引年轻群体的积极关注和参与,并基于短视频生产链设置非遗短视频传播机制,成为构建活态传播传承的新路径;同时,文化域在遭遇媒介域的反噬后,短视频这一新媒介传播的风口形式,并没有带来非遗活态传播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