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4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南宋宁宗嘉定年间铸行的“嘉定元宝·折十”铜钱,世所罕见。广安安丙墓地出土了相当数量此类铜钱,揭开了其神秘面纱。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了该币确系为宁宗嘉定年间所铸的结论,同时提出了该币为安丙墓地而专门铸造的冥币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王萍 《档案天地》2003,(2):41-41
龙山 ,又名龙泉山 ,位于迁安市城南十八里处 ,属燕山余脉。据《迁安县志》记载 :“(龙山 )距城十五里 ,山屏耸秀 ,松林苍翠 ,滦水绕带 ,古刹居中。山腰有泉 ,石宫通山内 ,岁旱取泉水祈雨 ,名曰‘圣水泉’。上有方石丈余 ,万历中 ,邑人李安仁题‘眠云漱月’于上。西接爪村山。”龙山镇峙滦河两岸 ,扼守爪村渡口。龙山北起滦河滩头 ,远远望去宛如一条巨龙四爪抓地 ,脊背隆起 ,山势绵亘 ,蜿蜒向南伸展 ,颇有拔地而起之势。据说远在商朝名为伏龙山。到春秋战国时期 ,齐桓公救燕征令支(今迁安 ) ,屯兵伏龙山。令支国王为击败齐兵 ,在濡水(今滦河 …  相似文献   
3.
婆卢火(?-1138年)是金朝初期的开国名将,从1121年至1138年任金泰州第一任都统。婆卢火在任泰州都统期间,为开发泰州的农牧业,发展泰州经济,为金灭辽战争,为巩固金朝东北路边疆立下了汗马功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时至今日,金朝时期在今天的白城及周边地区的历史遗迹仍随处  相似文献   
4.
1540年天主教耶稣会在欧洲成立后,葡萄牙最先获得了天主教在中国的保教权。凡耶稣会士赴中国传教皆要服从于葡国并从葡国搭乘船只前往。法王路易十四亲政后改变了这种状况。1685年3月由法王派遣的以洪若翰为首的“法兰西中国传道团”一行6人从法国出发,取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悼祭文学中,对悼祭这种包含重要伦理观念的主题,往往采用松和柏这类极富表现力的意象,不仅有效地强化了悼祭主题的表现功能,也突出地体现了我国传统的丧悼文化心理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6.
2004年10月5日,我到海淀区颐和园东路西静园公墓拜谒建筑世家马辉堂家族墓地,看到部分残破的旧墓和保护较好的东北名人墓。出于好奇,向管理处副主任王立满先生询问,才知道西静园公墓的前身为张学良出资创办的东北义园西院。现达园宾馆与民政汽修厂当初都属于东北义园。  相似文献   
7.
刘辉 《寻根》2008,(5):22-27
墓祭,即在墓地祭祀祖先的亡灵。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墓地和甘肃齐家文化墓地,都发现了墓祭的遗存。殷墟妇好墓与春秋战国墓也发现有建筑遗迹。《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涉“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是文献中对“祠堂”一词最早的记录。  相似文献   
8.
有关广州东南黄埔区长洲岛上巴斯教徒墓地的介绍与研究早已开展,但限于资料的缺乏和对异域文明的了解难以深入等原因,对它的研究仍不够详细.从墓地碑刻文字本身出发,对巴斯墓地进行解读和探讨,希望以此新视角,引出更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杨海青  常军 《收藏界》2014,(12):20-25
西周玉器之精美一直为古玉收藏者所看重,而周代虢国墓地出土的玉器数量之多,玉质之好,工艺之精,种类之全,价值之高,实属罕见,这为众多古玉研究和收藏者提供了极好的研究实例。这里仅就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的十件龙形玉佩饰做一介绍,以飨读者。人龙合雕佩(图1)长4.6厘米,宽3.7厘米,厚0.5厘米。→出土于M2001墓主人虢季的颈部。青玉。全部受沁呈灰白色。正面上鼓,背面略凹,中部有一圆形穿孔。  相似文献   
10.
营盘是古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山国(墨山国)的都城。是东西横贯罗布泊地区通道上的一个交通重镇,肩负着扼守丝绸之路"楼兰道"西端咽喉的重任。其繁盛时代大体在西汉中晚期,约在公元4世纪前后废弃。其遗址为国务院核定并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城址、烽健、寺院、农渠田畴、公共墓地组成,被专家学者称为"第二楼兰"。营盘墓地葬俗独特、葬品珍稀、遗物保存完好为国内外罕见,被评选为"199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