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57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37篇
综合类   3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内隐学习理论及其在运动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是学生在运动技能获得中的两种方式,它们相互协同,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运动技能教学中要摆正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的关系,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内隐学习潜能;使用暗示教学法能调动学生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加速学习进程.  相似文献   
2.
类比学习是一种新的内隐学习方法,在运动技能学习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运动技能类比学习的特征、机制及其与外显学习的系统效应进行探讨,发现类比学习具有抗应激性、抗干扰性、自动性,并有利于决策任务的完成,这可能是因为类比学习较少占用工作记忆资源。类比学习与外显学习相结合产生协同效应,两者的最佳组合方式受任务性质、任务难度以及初学者年龄的影响,指出当前该领域研究的局限性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由于近几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题难度越来越大,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提升,同时又不增加学生的学生负担。下面通过笔者对教学中采用内隐学习的相关理论来破解学生能力提升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语文内隐学习是内隐学习理论基于语言文字的特点在语文学科领域的应用,具体地说,它应指学生在复杂的语文环境中不知不觉地获得语文知识并发展提高语文素养的一种学习方式。语文内隐学习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主要是缄默知识,不能有意识地加以提取,只能在适当的情境中被激活。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语文内隐学习呢?在教学中,我们认为应通过定向型阅读、自由型阅读等方式指导学生广泛阅读;通过朗读、背诵的内隐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感;注重语言训练的外显学习,将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从情与美的角度去鉴赏感悟,使学生真正走进作品,养成人文素养。以此让学生感悟到内隐学习的魅力,自觉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活动性存在,教学本身的运动、发展不仅涉及到外显的行为过程,而且涉及到内隐的精神过程。内隐的精神过程即教学理解过程,这一过程本质上是理解的“循环”过程.包含“内循环过程”与“外循环过程”。教学理解过程观是一种不同于外显行为过程观的新的教学过程观。  相似文献   
6.
简论微格教学评价标准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格教学是对教师进行职前和职后培训的有效教学方法。要在理论上、实践上进一步深化、提高微格教学水平,就必须解决微格教学评价标准的构建问题。由于培训地域、培训对象的不同,微格教学评价很难有一个统一标准,但我们应当明确微格教学评价标准的基本原则、设计策略及标准构建中应注意的几种关系。这些问题解决了将有助于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微格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  相似文献   
7.
孙利 《培训与研究》2011,28(1):82-85
为了解高校师生关系状况,并提出改善师生关系的建议。本研究采用开放性问卷调查了56名大学生被试对教师和学生的主要印象,在此基础上编制问卷对来自4所高校的466名大学生被试进行了外显师生刻板印象和师生关系满意感调查,两周后挑选其中72名被试进行内隐联想测验(IAT)。结果表明:大学生有明显的外显师生刻板印象,这些刻板印象不受被试性别、生源地影响;大学生有明显的内隐师生刻板印象,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内隐刻板程度更深;总体而言,高校师生关系不太乐观;经过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的师生印象与师生关系满意感相关不大。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Schacter和Graf首次提出了内隐记忆这一概念,内隐记忆逐渐成为认知心理学中记忆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心理学家通过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对比研究探讨了内隐记忆的特点。经过心理学家的不断努力,内隐记忆的理论构建逐步趋于成熟,研究方法日益完善。内隐记忆作为一种特殊的研究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思想形成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价值认同的过程,认同在大学生思想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思想的形成有其认同机制,也就是发生方式上的外显认同与内隐认同.无论是外显认同还是内隐认同都有自身鲜明的作用特点.系统探究大学生思想形成的认同机制,有助于深刻把握大学生思想形成的规律与特点.  相似文献   
10.
内隐认知与外显学习在外语学习中的地位孰轻孰重,长久以来都是语言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重点之一。此研究阐释了学习过程中显性与隐性学习在机制上的差异及相互关系,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内隐与外显学习的研究动态,并结合我国语法教学实践的特点,提出内隐认知与外显学习交互作用下的语法互动式任务教学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