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4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10613篇
科学研究   615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24篇
综合类   454篇
文化理论   46篇
信息传播   303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445篇
  2014年   911篇
  2013年   699篇
  2012年   885篇
  2011年   1055篇
  2010年   914篇
  2009年   935篇
  2008年   1091篇
  2007年   979篇
  2006年   686篇
  2005年   644篇
  2004年   391篇
  2003年   305篇
  2002年   298篇
  2001年   268篇
  2000年   264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当前,我们在推行教改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主要有:教改环境聒噪不安,困扰教改顺利推进;教改负责人专业素养缺失,指导不得法;操作规程不完备,失误多,收益少;极端强化表演,误导了课堂教学。欲规范教改,务必澄清问题,提高教育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越发的紧密结合的最大表现就是微课的运用。以短小精悍,使用方便等优势的微课的诞生,给予了各学科,各阶段的教学强大的活力。微课作为推出素质教育政策的主要表现,在教育行业中创新补充教学方式,以其独特的优势特点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视频的表现形式突破空间和时间的局限,学生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地点,教师可以自由地备课,提高了学习效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中学外语教育在分数和升学的压力下,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了不恰当的学习方法,给后继教育增加了困难,大学教师要尽早发现新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学生对外语学习不正确的认识和不良的学习习惯,以适应大学阶段及更长效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应酬语的理解辨识是一个动态的认知推理过程。对应酬语的辨识是寻求最大关联性的演绎推理过程。在相同条件下,当且仅当非应酬解释违背关联原则,达不到最大语境效果时,应酬解释才得以产生。而传统的套语式教学方法使得中国学生对英语应酬语的辨识过程正好与此相反。这种思辨推理过程的差异正是中国学生容易产生语用失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国内近十年来外语写作教学法研究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国内近十年来外语写作教学法的研究作了简要回顾,在总结这一领域主要研究成果的同时,指出其中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旨在使大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能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许多教育工作者对语文的功能有了新的认识,不但重视语文的工具性,更重视语文的人文性,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多种创造和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但是现在仍然有一些学校和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灌输,片面追求考试的高分数和升学率,而忽视对学生的认识、情感、意志和个性品德等方面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也不认真研究和考虑学生心理上的需要,从而引发许多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严重的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8.
影响成人外语学习的情感因素及相应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西方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理论为基础,详细分析了情感因素对成人外语学习的影响,并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提出相应的外语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9.
外语学习中的背诵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语言学的特点、外语学习的特点和实质等角度进行分析,指出大量地、不断地背诵语言材料对于外语学习的极端重要性,并探讨了如何才能有效地背诵,以及这一方法对于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