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3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创世纪的女性始祖人类来到世界上都对自己的本源进行过追究和探索,不论在东方、西方都有创世纪的神话,中国也不例外。而创世纪的人包括男人和女人在西方和中国的社会地位却不一样,在西方盛行的说法是,男人亚当抽出一支肋骨就成了女人夏娃,这就意味着女人只是男人身上的一个部件,是男性的附属品。而在中国参与创世纪的女人是女娲,此女娲可不同凡响。传说在天地开辟之初,水神共工与火神祝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西方原型批评和主题学的方法为视角,挖掘和梳理中国古代女娲补天神话中的各个意象如何为后代的各种文学体裁所吸纳,不仅成为众多诗文作品中补天意象的符号表现,而且也成为若干叙事文学作品的构思布局框架,并锤炼再造成为五彩缤纷文学画廊中的诸多风景,逐渐孕育和铸造成为中华民族战天斗地、英勇不屈的伟大精神。  相似文献   
3.
塔婆是哈尼族神话传说中生育众物、传承人种的大母神形象,广泛存在于哈尼族口传文学、父子联名谱系及其节庆活动之中;而女娲则是中华主体民族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女始祖,她造人、补天、治水、置婚姻、作笙簧,创造了诸多历史功绩。但和塔婆比较,女娲虽然声名显赫,却不具备现实意义和生命力量,而且,因为经过了父权文化的精心改造,女娲形象和塔婆形象相比,缺乏真实性、原始性和兼容性。  相似文献   
4.
在我市新课程教学研讨会上,有三位教师分别执教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检阅》、《女娲补天》三篇课文,分别在课的结尾安排了随文练笔.但因为练笔的落点选择不同,使练笔呈现出不同的效果.现对三则练笔路径选择的优劣做一思考:  相似文献   
5.
佚名 《课外阅读》2011,(18):43-46
进入初三,我们的天就塌了。学校为了提高升学效率,将我们按照成绩优劣重新编班。初三年级九个班,分了四个快班,四个普通班,一个慢班。初三(9)班成了慢班。我成了初三(9)班的班长,就像当了丐帮头目一样,没有尊严,只有耻辱。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来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评价方式。”因此,我认为“把课堂还给学生”是素质教育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趋势。在此理念的熏染和指引下,我在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改革,收到了一定成效,我把它归结为把握“五个还给”。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之友》2011,(Z1):4-8
该死的快班、慢班进入初三,我们的天就塌了。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将我们按成绩优劣重新编班。初三年级九个班,分了四个快班,四个普通班,一个慢班。初三(9)班成了慢班。  相似文献   
8.
李均宏 《寻根》2013,(6):10-13
一 蓝田县是中国远古人类主要活动区域之一,蓝田猿人生活在距今60万年前。在距今7000年前左右,人类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阶段向父系氏族阶段变化过程中,在现在的陕西省蓝田县华胥镇附近有一个女性部落首领华胥氏。有一天,华胥氏因为踩踏了一个巨人的脚印而怀孕,后来,先后生下了一男一女,这个男孩就是伏羲氏,女孩就是女娲氏。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关于设立中华母亲节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在中国历史上有哪一位伟大的女性最适合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表呢?现在国内至少已有三种主张:“孟母说”“嫘祖说”“女娲说”.根据她们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贡献、地位、影响以及在中华各民族中的认同感、权威性,只有“中华民族之父”黄帝的第一夫人、“中华民族之母”——嫘祖,才是中华母亲节形象代表最合适的人选.  相似文献   
10.
陇城自古为陇上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也是传说中女娲崇拜的发源地,素有"娲皇故里"之称。女娲崇拜在这里流传了两千多年,其民俗文化亦形成自己的特色。古代陇城重要的政治、经济地位、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对民间女娲崇拜形成有重要影响。如何以宏阔的历史视野、强烈的现代意识推进女娲文化研究,是学界同仁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