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
中小学教师面对的中小学生正处在身体成长和心理发展的阶段,是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阶段,教师教学给他们后天成长和发展可谓意义重大,本文力求结合我本人工作经历浅谈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教学才能更有利于中小学生更好的成长和成才。  相似文献   
3.
作为西安事变主要决策者、发动者的张学良,不顾个人安危亲自送蒋回宁,结果却遭到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软禁,失去了自由,铸成中国现代史上的憾事。史学界对此世纪谜团一直甚感兴趣,对张学良此举众说纷纭。本文认为张学良此举是为了维护蒋介石的领袖威严,为了消除国内外对西安事变的种种责难,以正视听;另外张学良此举是有安全保障的,正因为如此张学良才会亲自送蒋回宁。  相似文献   
4.
陈月明 《广东教育》2002,(11):20-20
班主任没有一定的威严是难以服众的。然而班主任过于在乎自己的威严,会使师生关系陷于尴尬局面,会扼杀学生的个性,抑制其独立及创新能力的发展。这是我在一次对突发事件处理的失误中领悟到的。开学初的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备课,班长匆匆赶来报告:小王欺负小徐!我一听顿时火冒三丈,心想昨天才开的班会,今天就敢闹事,还把不把我这个班主任放在眼内?我气冲冲地赶到教室。学生们正在围着看热闹,见我来到便闪开一条路。只见小王得意忘形地坐在桌面上,小徐垂头丧气地坐在地上。看到这样的情形,我不由分说把小王拉到讲台,命令他当着全…  相似文献   
5.
周朴园之所以强迫无病的妻子吃药,一是因为他自以为是的心理作怪,二是出于维护他的威严与秩序的需要,还可能是掩盖其底细的需要。他对“死掉”了的侍萍的怀念是真诚的,但对“复活”了的侍萍却是冷酷无情的。  相似文献   
6.
道歉     
董红涛 《班主任》2001,(1):35-35
在我的心目中,师者的威严就是他们的话代表真理,不容置疑.可是,一次道歉改变了我的想法. 夏天的一个下午,天气格外炎热,烤得人心焦.一个平时顽皮的学生迟到了,我很生气,就严厉地批评了他.没想到他并不买账,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相似文献   
7.
“现代女性”莎菲的吊诡在于她是处于传统化和现代明的“过渡人”。她内心“威严指令”(做“正经女人”)对她“本我”冲动(要“追求快乐”)的压抑,驱使她的“人格面具”通货膨胀,导致了她的人格分裂。莎菲形象的独特意义就在于她昭示出:社会转型期觉醒青年遭遇的最大“仇敌”或痛苦“就是自己”。  相似文献   
8.
汪菊娥 《广西教育》2010,(28):31-31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同样一个班级,有的老师上课,学生能认真安静地听讲;有的老师上课时,课堂秩序混乱,教学时常中断,认真听讲的学生很少,教学效果低。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反差呢?除学科差异外,可能就是教师的魅力与威严在作用了。常听到学生们议论说:某老师很“凶”,很严格,我们要乖一点;某老师比较“好说话”,我们可以随便一点……一语道破天机啊!看来教师的确需要威严。可是,  相似文献   
9.
蔡正学 《现代语文》2008,(5):109-109
人教社2004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4(必修),沿用了该社1990年版高中第六册语文(必修)所选的课文《张衡传》,同时也一仍其旧,原封不动地沿用了该文“治威严”的一个可疑注释:“治理严厉。治,治理。”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犯罪形态也有了多元的变化.固有刑事责任年龄制度在现实的多样性面前已经显得捉襟见肘.法律的威严,正义的维护需要制度的保证,以年龄为基本前提,结合多项考量标准的刑事责任弹性制度呼之而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