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359篇
科学研究   62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51篇
综合类   57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1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谐音双关,就是借助音同或音近,让词语或短语明说一个意思,暗含一个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运用这种手法,可以在特殊情况下巧妙地表情达意,可以使语言富有含蓄隽永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意思表示错误时,应以内心真意为主,表意人可以撤销其意思表示。但在涉及交易安全时,应以表示意思来决定法律行为的效力,撤销权的行使受到限制,以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归纳了英语语句的隐晦形式,提出了把这种英语语句现象译成汉语的五种方法,即字面直译法,增词释义法,转入替代法,拆义溶合法和直译加注法。  相似文献   
4.
each和every都有“每一”的意思,但二的用法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5.
标点摭谈     
文田 《语文知识》2006,(9):40-40
我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人们读书时使用圈点法断句。这种圈点法古人称为“句读”。所谓“读”是指一句话的意思没有完.需要稍作停顿的地方,“句”则是指全句意思已完。  相似文献   
6.
你能根据每组训练项目前的语语提示在空格中填进适当的词,使两句意思相同吗?  相似文献   
7.
"有口皆碑"语本《五灯会元·太安平禅师》:"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意思是路上每个行人的嘴都是记载功德的石碑。后来就用"有口皆碑"形容人人称赞、颂扬。罗瑞卿《回忆周总理》:"敬爱的周总理为中国革命建树的伟大功勋,已经有口皆碑,  相似文献   
8.
选题,按字面意义,就是选定的题目。对期刊编辑来说,选题也是对杂志文稿的选择。每一期杂志包括哪些选题,实际上反映了这期杂志的内容。杂志选题主要包括选题计划、选题的原则和选题的依据几个部分。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军队期刊选题谈点浅显看法。选题计划选题计划是直接渊源于杂志编辑部的方针任务与总体编辑构思的产物,每期杂志出版前,事先都有个选题计划,它是一期杂志内容的总体设计。选题计划是否得当,关系到能否正确贯彻编辑方针、保证杂志质量、满足读者需要、发挥编辑全体人员主动性的重要问题。选题计划,是杂志编辑工作过程的…  相似文献   
9.
记者与慎独     
无论家住在哪里,客厅里总挂着题写“慎独”两个字的横幅。它提醒我:即使在独处无人注意,无人监督时,也要自觉地用一定的道德准则约束自己,不越红线,不犯错误。“慎独”一语,出自《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道德修养必须在“隐”和“微”上下工夫。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将慎独作为重要修养方法之一。历史上有个“杨子四知”的故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东汉名儒杨震升任东莱太守,下属昌邑县令深夜携金银相送。杨震不受,县令劝道:“夜深了,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无人知晓呢?”杨震所言极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讲道德,在公开场合,大庭广众之下做到不难;在隐秘场所,个人独处时要做到就不容易了。在这方面,新闻记者较之其他行业人员所经受的考验更甚。记者一般是单兵作战,独立活动居多,在日常采访活动中,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如果信念动摇,意志薄弱,很容易被一些心怀叵测的人拉下水。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最突出的是2002年在报道山西繁峙矿难事件时,包括中央媒体记者在内的11名记者收受矿主贿送的现金、金元宝而放弃报道真相。平心而论,这些爱党教育多年,以报道新闻事实真相为已任的记者,在报道这样人  相似文献   
10.
舒芜  少辰 《出版参考》2006,(8):10-10
我不懂什么是“国学”。国.是哪一国?当然是中国。那么别的国家.有没有“学”呢?总不好意思说别国都没有.只有中国有。既然不好意思那么沙文主义.那就只能勉强承认每个国家都有它的“国学”。可是.我从来没有听说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土耳其等等这些国家.自称过他们的“国学”啊。“国学”这个词.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只要略微看看晚清以来的思想斗争史,你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