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季戊四醇缩醛(酮)在有机合成与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在19世纪时,人们就已经开始了对它们的合成进行研究.季戊四醇缩醛(酮)的合成是由季戊四醇与醛(酮)在酸催化下缩合而成.可以通过选择反应物的物料比、溶剂、催化剂合成双缩醛(酮)、单缩醛(酮)、杂二缩醛(酮).本文将对季戊四醇缩醛(酮)合成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季戊四醇四乙酸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季戊四醇四乙酸酯的反应条件 ,比较了对甲苯磺酸、硫酸和水合三氯化铁催化合成季戊四醇四乙酸酯的催化活性 ,利用熔点、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产品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3.
4.
将所制备的PER-APP-LDHs、MgAl-LDHs分别与聚丙烯(PP)熔融共混制备阻燃复合材料;采用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测试(UL-94)、拉伸实验、弯曲实验及缺口冲击等方法研究了MgAl-LDHs与PER-APP-LDHs的添加量对阻燃复合材料的阻燃及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当PER-APP-LDHs添加量为40 wt%和50 wt%可使阻燃复合材料分别达到UL-94垂直燃烧测试的V-0或V-1级别.相同的阻燃剂添加量下,PER-APP-LDHs/PP较MgAl-LDHs/PP复合材料表现出更好的阻燃性能,且PER-APP-LDHs/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相对较优.  相似文献   
5.
6.
可膨胀石墨催化合成季戊四醇双缩茴香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苯为溶剂,可膨胀石墨为催化剂合成了季戊四醇双缩茴香醛,并对其用IR,1HN-MR,元素分析等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用成核-晶化隔离法制备了MgAl-CO3-LDHs,借助于TG-DSC、IR、XRD、S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热老化箱实验研究了季戊四醇对PVC镁铝水滑石钙锌皂热稳定系统(Mg0.677Al0.323-CO3-LDHs/Ca(st)2/Zn(st)2)的增效性。结果表明,快速成核的等量盐、碱混合液,在100℃下回流晶化6h所得的水滑石Mg0.677Al0.323-CO3-LDHs为规整的层状晶体结构,层间距0.7455nm、晶轴a=0.3038nm、c=2.2365nm,在ac、方向的一次性晶粒分别是14nm和25.7nm。层间结晶水、层板羟基和层间阴离子CO32-脱除温度分别是249.5℃和422.1℃;含适量季戊四醇的热稳定剂系统较不含季戊四醇的初期着色和热稳定时间延长50min,分别达260min和290min。  相似文献   
8.
<正>一、立项背景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1999年从意大利引进并建成国内首套万吨级季戊四醇装置,2001年从波兰引进并建成国内首套万吨级聚甲醛装置。这些装置成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抗氧剂二硬脂基季戊四醇亚磷酸酯的三种合成方法,并以季戊四醇、三氯化磷和硬酯醇为原料合成了无酚或无酚官能团污染的抗氧剂二硬脂基季戊四醇亚磷酸酯。考察了反应温度、物料配比、氯化氢气体吸收剂选择等工艺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合成过程分两步反应完成,第一步采用分段升温方式控制反应温度,季戊四醇和三氯化磷反应生成中间体二氯代季戊四醇亚磷酸酯(DDS),不必提纯即可与硬酯醇进行下一步反应生成目标产物。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产品收率为94%,所用溶剂和氯化氢气体吸收剂可回收并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0.
活性碳负载磷钨酸催化合成环己酮双缩季戊四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活性碳负载磷钨酸催化环己酮双缩季戊四醇反应,考察了负载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以及溶剂对缩酮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钨酸的负载量为22.1%,季戊四醇与环己酮的摩尔比为1:2.2,油浴温度130-140℃,用甲苯作带水剂,反应1.5h,环己酮双缩季戊四醇的产率为93.4%,催化剂稳定性好,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