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兰山书院设于甘肃省会兰州。本文介绍了该书院从1735—1906一百七十年的历史,包括屋宇、教官、藏书、学规、生员等情况。对吴镇、张美如、张澍、张国常等院长的贡献,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清廷宣布我国古代书院改制为学堂110周年。岳麓书院为此积极筹备了一系列纪念性学术活动,再次掀起了学术界对古代书院研究的热潮。本刊特约岳麓书院四位专家分别从古代书院精神与书院制度的统一、古代书院的董事会制度、书院与地方社会的互动、书院改制对近代书院的促进作用等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撰写了四篇笔谈文章。现予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5.
作为传统教育文化的载体之一,学规蕴含了丰富的教育理念,展现了古代学校的教学和生活情形。十一世纪起,学规被视作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官学、书院和蒙学之中形成了相应的"学规传统"。官学学规详订管理规条,具有权威性和惩罚性,缺少对于教学、学习的阐释。这促发了注重劝谕、启发的书院学规传统的诞生,《白鹿洞书院揭示》就是典型的代表作。朱熹等人还开启了以"须知"、"学则"训练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蒙学学规传统。明清之际,三类学规传统形成定式。钦定"卧碑"、"圣谕"的出现意在管制士子、教化百姓;书院学规以生徒进德立品、读书治学为中心,亦会受到官方教育政策、科考举业和不同学术思想的影响;蒙学学规以训练道德行为和传授基础知识为鹄的,以达"蒙以养正"的"圣功"。  相似文献   
6.
古代书院学规在论述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方面反映了教学的一般规律,体现了丰富的教学论思想.  相似文献   
7.
南宋东阳人蒋沐所建的横城义塾,为宋末浙南地区甚具影响的民办书院。而理学家方逢辰参与制订的《义塾纲纪》,较为系统而详细地规定了义塾的办学主旨、学生入学资格、教学内容与方法、义塾管理等,对横城义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机构和学术研究场所。书院学规是书院师生精进学业时遵守的基本章程。白鹿洞书院学规由朱熹拟定,一直被许多书院奉为"圭皋"。学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确立办学宗旨,明确阅读目的;二是界定阅读内容,给书院生徒规范进德立品、修身养性的程序和方法;三是宣讲阅读技法,为书院生徒提供读书治学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胡居仁是明初诸儒中恪守朱学之最醇者,一生"奋志圣贤之学",以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受到晚明学者之尊崇,成为明代从祀孔庙的四位学者之一.他绝意仕进,终生以讲学为业,创办南谷、礼吾、碧峰书院,并两次入主白鹿洞书院,主持白鹿洞书院讲席,制订了<续白鹿洞学规>,体现了理学家以道德修养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形成了以德为先、持之以恒、循序渐进、躬行实践、知行合一等丰富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