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测电笔,也叫试电笔,简称电笔,是电工的日常检测工具,主要用来辨别家庭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也可判断家用电器外壳是否带电.苏科版物理教材九下第十五章《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一节中,关于测电笔的构造和使用,只有256个字的简单描述.有关测电笔的种类、构造、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与注意点、应用它辨别家庭电路的常  相似文献   
2.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兴趣是影响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的因素。那些新奇的、对生活有意义的知识和问题,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在观察这些物理现象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整个  相似文献   
3.
结合实际,针对安全特低电压SELV的俗称——"安全电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安全电压是指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而没有引起任何伤害事故的电压 .因此安全电压的大小取决于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和人体电阻 .下面就此问题进行简单讨论 .一、人体允许电流在摆脱电流范围内 ,人体触电以后能自主地摆脱带电体而解除触电危险 ,因此 ,一般情况下可以把摆脱电流看作人体允许的电流 .在装有防止触电的保护装置 (保安器 )的场合 ,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可按 30 m A考虑 .在空中、水面等可能因电击造成严重二次事故的场合 ,人体允许电流应按不引起强烈痉挛的 5 m A考虑 .应当强调指出的是 ,这里所说的人体允许电流并不是指人体长时…  相似文献   
5.
《发明与创新》2013,(11):15-15
真相:业内人士指出,人体能够承受的安全电压在36V以内,手机电池和充电器的电压都不足以伤害到我们。而生活中使用的交流电电压为220V,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认识与理解本节课教学的关键是利用欧姆定律了解安全用电常识。所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欧姆定律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要明确电压越高越危险、不能用湿手触摸开关以及短路的危害性,让学生体会到安全用电的必要性,加强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总之,这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在培养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教学片断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有关安全用电部分的内容虽然不多(主要包括家庭电路和用电常识),但在中考中出现的几率很高,主要考查家庭电路的组成;测电笔、熔断器、断路器、插座等电路元件的使用;安全电压;触电事故;安全用电常识等,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8.
那天,我和小弟弟一起在家玩,突然,一不小心小弟弟抓住了一根带电的花线,好危险。我在想,如果发明一种能显示电压的花线就好了,当花线中电压低于安全电压36伏时,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从大气压强、热学、声学、光学、电学等物理学的角度去分析人体与生命活动,让学生科学地认识生命,并适时介绍了一些保障生命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外教材对“在高温下玻璃变成导体”一节内容的处理方式不尽相同,如新西兰教材《Physics》(From6)、加拿大教材《Conceptual Physics》及新加坡教材《Physics》未对此进行探讨。我国教材一般将其列为初二物理的演示实验,但人教版教材对电源未明确提出要求,物理通报版明确指出其实验电源为蓄电池。然而,美国的《Technical College Physics》一书中的类似实验醒目地指出“电源会伤及生命,注意安全”(这暗示着电源电压必大于36V安全电压)”。究竟采用什么样的电源提供电压才能确保高温下玻璃变导体的实验成功呢?为此,我们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探究,并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在这里,愿就探究的历程和结果与同行们交流和探讨,并诠释我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