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宋琬是清朝初年的著名诗人,创作领域涉及诗、文、词、曲、赋,尤以诗胜,在诗坛上与施闰章齐名,被王士禛誉为“南施北宋”。作为清初的“国朝六大家”之一,其诗风的演变规律不但取决于自身的文学修养和艺术追求,而且与当时的诗学思潮和文化风尚密切相关。早期宗唐复古的观念得于地域家族文化和社集活动的影响较多,而人生阅历的丰富,广泛的交游,诗界风尚的演变和前辈的导引对宋琬中年之后熔铸唐宋的诗学观念起到了重要作用。宋琬诗学渊源流变和交游结社活动也透露出明末清初诗风变化的一些信息。  相似文献   
3.
宋琬是清初的重要作家和诗人。从别集、总集、方志等各类文献中,共辑得其集外作品若干,凡诗7首、序1篇、书信1通,并对部分诗文中涉及的人物加以相应说明和考证。  相似文献   
4.
宋琬作为"国朝六大家"之一,其诗歌创作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对于他入清之后即参加科举考试,出仕清朝的行为却很少有人提及。宋琬在清初的身份和经历比较特殊,他以"白衣秀才"的身份参加科举考试,出仕清朝不属于"失节",但其世家弟子的身份和举家被清兵屠戮的灭族之仇对其心态影响较大。本文分析了宋琬仕清的矛盾心态与缘由,并叙述了仕清行为对其诗歌表现内容和艺术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清代诗歌文献浩如烟海,具体作品更加不计其数。对这些作品进行考察将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现在专门就宋琬、孙枝蔚、郑燮、罗聘、黄遵宪等人的若干作品做一次集中的考辨,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宋琬,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国朝六大家之一,诗作代表了清前期诗作的繁荣与风格的转向:前期以明七子为尚,诗作质实典雅;后期因人生遭际与当时诗坛风格变化的影响,诗作凄清激宕,有宋诗风味。  相似文献   
7.
宋琬是清初的重要作家和诗人。从方志、年谱、选集等各类文献中,共辑得集外作品若干,凡文5篇、词1首、诗评5条、词评2条,发现集外待访作品若干,并对部分涉及的作品、人物加以相应说明和考证。  相似文献   
8.
顺治十八年(1661)至康熙二年(1663)的牢狱之灾促使了宋琬词风的转变,“江村唱和”是他词风转变的一大契机。宋琬前期词风的特点是以绵丽见长,后期则多凄怨声;前期词的感情基调是昂扬的,而后期词则更为深沉:前期词少用典,后期则更多用典;前期词写景是实景,后期则多为虚景。  相似文献   
9.
作为清初诗坛名家,宋琬其实是被深深误解的一位。他由个人际遇引发的“怨怒”、“哀歌”远非后人所界定的“和平中正”、“整齐雅炼”,其诗心的辨认对于清初诗界的整体认知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关于宋琬生平的记载,早在清朝就众说纷纭,在当代人的研究中也是莫衷一是,叶君远先生的《宋琬年表》比较详细地考证了宋琬一生的行迹和简略的交游情况,但在宋琬的生平中还有几点不够完备,这对于宋琬的著作考评和交游考证会产生一定的障碍和误导,本文对其中的几点作了相应的厘定和补充,以期起到勘误订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