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嘉应学院学报》2019,(5):21-26
从客家方言的视域关照儿童绘本的翻译活动,考察中英绘本语言特点,以独特的客语关怀、浓厚的客家情怀和明晰的读者需求为旨归,对儿童文学翻译模式进行新视角的尝试的同时探讨儿童绘本客语翻译的基本策略及教学途径,关注客家文化语言传承的多元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嘉应学院学报》2015,(12):5-11
美北浸礼会传教士早期对粤闽赣交界地区客语人群的传教活动经历了从揭阳门口岭中心到嘉应城中心,再到嘉应城和河婆双中心的历程。同时也是客家教会不断进行自身建构,并最终与潮语教会完全区分的过程。除了直接传教,传教士还通过医疗和教育手段传播基督教,宗教效果并不明显,且引发了种种问题。另外,传教士还在客家话学习和客家话圣经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与潮汕社会一样,教会被客语人群视为一种社会资源组织,成为在各种社会竞争中保护和提升自我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存在着一个尚未得到充分谈论的传统,即认为心脏事实上是一个主管精神、情感等现象的器官,而不是如今人认为那样是一个简单的循环器官。本文通过对宋濂《录客语》的分析,阐释、揭示了这个传统,并对颠倒心脑关系的现代感知方式作了反思与批判。  相似文献   
4.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握手。这是两人穿越66年时空的握手,握着两岸的过去与未来,也握着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作为客家祖籍地闽西,与台湾客家的渊源有着深厚牵连,利用广播媒体优势彰显闽西的地方优势,正是在新环境下,增强客家身份认同感的一次希望之路。  相似文献   
5.
以梅尧臣《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诗及欧阳修对此诗的品评为解读对象,试图去探讨梅尧臣在开创宋诗题材向社会日常生活琐事倾斜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台湾地区的客家运动源于对客语的恢复与发展.随着客家从"双重少数"向"关键少数"的角色转变,客家运动对台湾地区的现实政治产生了压力,这一压力可以通过客家法制的发展加以观察和评价.台湾当局和台湾地区各主要政党对客家法制的发展,持"恩宠俘获"型的动机,意图通过满足客家运动的要求,争取客家对本政党的支持.客家运动在抢救语言、族群平等和政治参与上的诉求,在法制层面都有所反映.2009年10月通过的"客家基本法"(草案),对客家运动的诉求作出了比较全面的回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