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1篇
科学研究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罚站五分钟     
当我的课进行到约二十五分钟的时候,教室最后边传来躁动和敲桌的声音,我用眼神和手势,传递给"破坏分子"很多次信息,可是无济于事。顷刻间我"爆发"了:"林锐(化名),你站起来!"那一瞬间,全体同学将惊异的目光投向他,然后又一个个回身用疑惑、惊吓的眼神望着我。但我还是坚定地说:"罚你站5分钟!"而此时几乎全班都惊呆了,因为林锐是一  相似文献   
2.
别样的惩罚     
王献章 《江苏教育》2007,(23):38-39
教育离不开惩罚,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认为,没有处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马卡连柯也曾经说过:“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的尊严感。”但惩罚是把双刃剑,如何运用则是一种艺术,一种需要创新的艺术,只要我们创造性地加以利用,定能给教育增添别样的风采。  相似文献   
3.
纪玉英 《考试周刊》2014,(49):189-189
<正>爱是什么?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太阳,能让坚冰融化;爱是奇迹,能点石成金。爱别人是权利,被人爱是幸福。教师爱学生,既是义务,又是责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受到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要持之以恒,这是每个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一、学生基本资料王浩(化名),男,10岁,小学三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4.
Transformations是自白派女诗人Annie Sexton最著名的诗集.诗集以后现代角度重构了格林童话的17个故事,揭示了现代社会浪漫、纯真与意义泯灭的反童话的本质.文章以<小红帽>为例从这首诗解构性创作观念和体现重构趋势的写作手法两方面分析了这首诗中的后现代元素.  相似文献   
5.
针对“1980年代早期”这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小说创作如何嵌入、如何游离、如何逃逸?再度考察一些曾经广为流传、被视为经典小说的话语方式及这些话语的形成过程、演变逻辑,或者可以有助于我们捕捉到某些被忽略的历史真实及可能性。“尊严感”在“陈奂生系列小说”为代表的1980年代早期小说中曾经是一个表述重心,本文就试图由此切入,勘察隐藏在这些话语背后的潜话语,以及经意或不经意间的话语纠缠和矛盾。  相似文献   
6.
《报林求索》2012,(6):34-35
<正>2400多年前,墨子说"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诚被当作"五常之本"、 "百行之源",是仁、义、礼、智、信的基础,人们确认"不信不立,不诚不行";艾琳·卡瑟说:诚信是力量的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诚信,曾是中国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但曾几何  相似文献   
7.
吴俊伟 《辽宁教育》2013,(9X):94-94
<正>教育的技巧在于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教师帮助学生的方法要让学生感受出教师的出其不意,有点意外。教师一定要牢记:"教师最高的品质就是耐心。"教师的最高境界是宽容。因为有犯错误的学生,才会成就教师的教育智慧,教学机智。面对犯错的学生,教师应严在错误处,爱在细微中。用教师的宽容,拨动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职业尊严感与师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的师德建设中迫切需要提升教师的职业尊严感。这需要来自教师群体的自身努力,也需要政府机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以及社会舆论的鼎力支持。此外,师德建设中的一些缺乏人性化的观念也严重削弱了教师的职业尊严感,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9.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引领者常常会陷入困惑当中。怎样构建鲜活灵动的课堂教学状态,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用最短的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发展个性,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将试论一二。  相似文献   
10.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一些错误。那么怎样让学生改正错误,愉快地接受批评呢?批评恰到好处,能指点迷津.启迪心智。如批评不当,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可能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真正富有教育魅力的批评,不是伤害学生心灵的刑具,不是批评者广施威风,使被批评者无地自容,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尊严感,激发学生上进心.促使学生道德上的自勉。因此,批评不但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何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