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小说中人名及称呼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人名称呼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鲁迅对人名有着深切的人生体验,在他的笔名选择及对小说中人物的姓名选定上,体现了他的反封建思想;在对人们交往过程中称呼的描写上,也发掘了其中隐含的尊卑等级观念。  相似文献   
2.
"冠冕堂皇"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成语,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那么,这句成语是从何而来的昵?大家知道,我国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誉,各种礼节之繁琐、仪式之复杂是世界上少有的。譬如:祭祀有癸礼、喜庆有吉礼、朝拜有嘉礼、丧葬有殡礼等。而与这些礼节相对应的服饰则有祭服、吉服、朝服、凶服等各种不同类型服饰。总的来说,这些服饰都属于礼服范畴。  相似文献   
3.
王瑛玲 《大观周刊》2012,(5):19-19,56
”左”"右"是两个有着丰富意义的文字,在人前一心中有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文化内涵,右尊左卑和左尊右卑。都与“人类中·心论”思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儒家的"三纲"思想在很多汉字中得到鲜明地反映,由"三纲"思想引申出"尊卑有序"观念。这种观念在形声字的"形旁"、"声旁"和并列短语的词序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我们希望从这些探讨中了解一些汉字与汉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妈祖信仰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折射出诸多社会思想的矛盾统一。传统尊卑思想的矛盾与统一、追求多元一体的矛盾与统一、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与统一是妈祖信仰中社会思想矛盾与统一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左右谁为尊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弄错自己应处的位置很常见。这种不经意的小差错,有时会让举座不欢。祖孙一家人围桌就餐,通常是爷爷奶奶正面尊位就坐。如果把老人挤到角落里,就是尊卑颠倒。在外交礼仪活动中,更讲究尊卑位次,礼宾人员是绝对不能马虎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体尊卑论是等级森严的礼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文体观念,渗透于古代文学的创作、传播、批评之中。其尊卑认定的基本原则主要来自于礼文化的价值观,特点是重视文体的政治、道德意义,对文体本身结构形式关注不多。文体尊卑论显示了礼文化对文学及文体的价值进行控制的意图,在客观为儒家社会中的文体创作赢得了官方的认同和支持,对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革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东西方不同民族的文化中的礼仪习俗方面为切入点进行分折,以探究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论述儒家人生理想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人生现实的矛盾,在阐述儒家人生理想积极因素的同时,着重探讨美好的儒家人生理想与人生现实出现反差的原因,以供现代人思考对儒家人生理想如何既克服又继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礼——中国传统建筑的伦理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传统建筑“内外有别”、“尊卑有序”、“宗庙为光”皆源于传统伦理规范——礼。笔将“礼”梳理为礼俗、礼法和祭礼三个层面,进而分别论述了礼俗与“内外有别”、礼法与“尊卑有序”、祭礼与“宗庙为先”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