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成人教育学生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特点,本文着重介绍了在《环境变迁学》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重建古环境的基本理论是学习过程中的难点,而准确理解全新世以来环境变迁的规律是学习的重点;应科学认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介绍了近些年来在这方面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2.
正在经历了元旦前后一段时间的"暖冬"之后,欧洲持续遭遇强冷空气侵袭,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百年来的最低气温。严寒天气在这些地区夺去了数百人的生命。不仅是欧洲,整个北半球似乎都处在严寒之中。日本雪灾迄今已造成至少63人死亡;韩国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环境变迁研究的基本思想--“将古论今”和获取古环境信息的方法和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指出该课程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介绍了该领域研究方向取得的重要进展及未来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小冰期来临?     
骆文 《报林求索》2012,(3):154-157
虽然有《冰河世纪》的可爱宣传,《后天》的阴影仍然挥之不去地笼罩在2012这个敏感词年的上空。我们真将迎来下一个小冰期吗?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高峰 《辅导员》2015,(2):38+41
冰川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库,也是地球上除了海洋以外最大的蓄水池。它在高寒地区由雪再结晶聚积成巨大的冰川冰,后又在重力这一主要因素的推动下形成。全球70%的淡水被储存在冰川中。除了大洋洲以外,其他六大洲都有冰川。其中淡水资源最富余的是南极洲、格陵兰岛和喜马拉雅山等山脉。自1850年小冰期结束以来,全球冰川开始发生退缩,这种退缩属于正常气候变化现象。然而,近几十年来自世界各地的资料表明,全球冰川正在以有记录以来的最大速率在世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日益匮乏目前,人类每年要从地下的含水层中抽取9000亿米~3的水。阿拉伯半岛的含水层形成于地球气候相对湿润的时期,随着全球变暖,这些地下含水层已不具备更新能力,并将在本世纪末干涸。如今,全球有11亿人没有直接的饮用水,26亿人在使用未经净化的水。生产1千克谷物需要1 500升水,生产1千克块茎植物需要1 000升水,而生产1千克牛肉则需要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历史文献干旱记载的整理与分析,运用最小二乘法、小波分析法等方法,研究了明代黄河三角洲地区干旱灾害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明代黄河三角洲地区干旱灾害等级以中度旱灾和轻度旱灾为主,大旱灾与特大旱灾数量较少。旱灾频次的年际变化可以分为低—中—高三个时段,呈增长趋势。季节变化以夏旱最多,跨季干旱以春夏连旱最多,周期特征以42年主周期最明显。从空间分布看,北部和西部各州县旱灾发生较多,南部和东部各州县旱灾发生较少。旱灾发生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小冰期气候变化,社会原因主要是人口增长、移民垦荒、政治腐败等。  相似文献   
8.
清代山西旱灾除了受到小冰期与季风气候的叠加效应影响外,人口大幅增长,耕地没有明显增加,农田水利建设停滞,导致人地矛盾逐步突出,致使山西旱灾逐步加重。  相似文献   
9.
阿尼玛卿山是青海黄河源地区最重要的雪山。2009年4月初,黄河源降下30年未见的大雪,草原上雪厚达10厘米,暂时解决了春季的干旱。黄河并不是发源于冰川,它的源头主要来自降雨和降雪,而几乎所有的冰川都集中在阿尼玛卿山周围。它也是黄河流域的最高峰,主峰海拔6282米。高海拔地区是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带之一,同时也是生态脆弱,难以恢复的地带。从阿尼玛卿山的变迁,可以观察到黄河上游是如何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  相似文献   
10.
德国史学家贝林格从天气和气候的视角,对欧洲近代早期出现的大规模猎巫现象给予跨学科的重新解读,从而得出了与众不同的结论.本文评介贝林格有关天气巫术与猎巫关系的命题,并对跨学科猎巫研究的困境和出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