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宋超 《编辑学刊》2007,(2):12-14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六年半中,中国期刊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前,包括期刊界在内的全国出版界的同志都在认真思考和研究这样一个课题,就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究竟应该有怎样的地位和作为.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选择年终岁首这样的重要时刻,在上海召开这样一个全国性的期刊经验交流会,我感到这是着眼长远、谋划全局的一个重大举措.对我们上海期刊工作及整个新闻出版工作是个很大的促进.我想借今天这个机会,结合我们对《咬文嚼字》等期刊办刊经验的一些思考,谈四个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秦至汉初以夏历十月为岁首,纪年以十月为始,但月次之名仍沿用夏历不改。因此,这个时期一年的时间段,是从夏历上一年的十月开始,到下一年的九月结束,月份的名称仍然沿用夏历旧称,一年中月份的排序及名称为: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改行太初历,建寅为正,并以正月为岁首,才改以夏历一月为每年的开始。文献中对于秦末汉初这一段史事发生时间的记录,亦是按照这个顺序及名称进行。现代史家在对这些史事发生时间进行公历注释之时,往往习惯于简单地将帝王年号注释为公历纪年,甚至直接以公元纪年替代相应的帝王年号,而忽视了岁首始于夏历上一年十月这一事实,由此造成了叙事过程中,史事发生的时间往往前后颠倒,彼此相悖的失误。此外,由于存在阴阳历法的差异,中国古历的月份与公历月份在时间上并不完全对应,两者间相差往往在一个月左右,如果不加细察,就容易简单地将文献记载的阴历月份视为公历月份,这是我们为史事注释公历时间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岁月杂感     
又到年末岁首,依然思绪如潮,但却始终想不清楚,如此的更替究竟意味着什么。也许人类发明这样一种纪年方式本身就是一个错误,而时间概念的产生,把人生分割为年年岁岁分分秒秒,更像是一种煎熬:把看不见的东西搞得清晰可辨的结果,就是让这种概念时刻压迫着人类的神经,让我  相似文献   
4.
《同学少年》2012,(9):53
"三正"是春秋战国时代不同地区所使用的不同的历法制度,包括夏历、殷历和周历,这三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不同——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即夏历以建寅之月(即现行农历正月)为岁  相似文献   
5.
老师啊,老师     
正喜欢岁首,不仅仅是因为辞旧迎新,还因为我会收到好多来自学生的新年贺卡;喜欢岁首,不仅仅是因为那些缤纷的贺卡是飞在寒冬里的美丽蝴蝶,让我尽享身为人师的幸福,更是因为贺卡上那些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爱的文字,总会让我想起自己的那些恩师,重温被爱的温暖……我的启蒙老师是我的邻居姐姐。她瘦瘦高高的个子,很是清秀,我非常喜欢她,不是因为她漂亮,而是她经常摸着我的头顶,夸我聪明,有出息。或许我当真有些聪明,在她任教期间我的成绩一直居年级榜首。那时,我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间有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的说法,特别是初七"人日"在各地还有很多民间俗信活动。有学者认为这源于中国古代的创世传说,也有人认为是古代占卜活动的遗留。我们结合放马滩秦简《矦(候)岁》篇的相关记述,认为以目前的材料看,这是从原始占卜发展来的民间俗信。  相似文献   
7.
正如果真有世界末日,我也愿意去阅读一本书。这次,我想读的是C·S·路易斯的《从岁首到年终》。这并非刻意挑选,而是阅读序列里,刚好排到了这一本。而C·S·路易斯对信仰的论述,对人生意义的追问,恰可以在末日来临之前(假如真有末日的话),借以拷问我们自己的一生。通过阅读,解决人生疑惑这一年,春华秋实,寒暑更替,一年便是一生的缩影。《逍遥游》里,庄子说,蟪蛄不知春秋,朝菌不知晦朔。可是,对于蟪蛄与朝菌而言,这何尝不是一生?世界末日的传说,正好让我们考  相似文献   
8.
梁岩 《语文知识》2000,(3):28-30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年末岁首,辞旧岁迎新春,新旧交替,民间习俗较多,择要探源,以增长知识。腊月:农历十二月,我国人民习称“腊月”。“腊”,上古祭祀名称。东汉应劭的《风俗通》载:  相似文献   
9.
鲁娃 《中国教工》2021,(2):45-45
在中国古代,“元旦”意为“初始之日”,为岁首。是指新一年的第一天,也是一年中第一个美好的节日。相传在上古时代,“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帝提出,以正月为元,初一为旦。然而,正月从哪日算起,历朝代并不统一,因此元旦日期也并不相同。夏朝制定的夏历(俗称农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即正月初一为岁首。到了商周秦三代,都有本朝代各自的历法。  相似文献   
10.
根据殷墟卜辞中大量系有月份的物候气象记录资料可以推定,殷历是以小麦收获后的始食麦和种黍时节作为岁首正月的,这反映了早期农业社会的物候纪年法。此为夏至所在的月,月建为“午”。以始食麦月和种黍时节作为物候观测标准的殷历正月,可以合理地解释卜辞中农事活动和气象资料与时月配合的种种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