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五四运动唤醒了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沉寂面,妇女们在批判封建旧思想、旧道德的同时,开始为自身解放呐喊。当时社会上进步的人士普遍认为“教育上的平衡为一切平衡的渊源”,把女子教育平衡作为解决妇女问题的根本方法,提出了改革女子教育宗旨,大不开女禁和男女同校等教育平等主张,为近代妇女解放打开了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20世纪20年代我国教育思潮主要有以下两种:一、平民主义教育思潮。这一思潮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批判封建教育,要求打破教育为少数人所垄断的局面,使普通平民获得文化知识。二、工读主义教育思潮,它是在进步青年要求新生活的急切愿望下,作为一种新社会,新制度,新生活的模式而出现的。由于提倡工读主义者的信仰不同,对工读的社会意义,目的的理解不尽相同,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工读学校学生人际信任的现状和特征,为工读学校和工读学生家长开展相关方面的教育提供依据,引起相关研究者对工读教育这一边缘教育领域的更多关注。方法:通过问卷、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对上海市7所工读学校和2所普通中学的237名工读学校学生和159名普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工读学校学生人际信任的群体内部差异较大,两极分化明显;且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降低;人际信任水平在性别、独生与否、家庭完整度、家庭所在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工读学校学生的整体人际信任水平低于普通初中生,不信任感更高,对人性的看法更为消极。  相似文献   
4.
介绍毕新伟教授新著《性别与德性:文学的传统及其现代踪影》中德性与女性文学、女性阅读相融合的写作特点,阐述了以中国传统女德为精神核心的女性工读文化的现代意义,并为图书馆以德性引领女性阅读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自我效能是影响工读学生自我调节的一个重要的认知变量,在改变工读学生的自信,促进积极的自我意识发展,影响与控制行为的动力,确立成就目标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富有启示性和发展性的价值意义。工读学校教学可通过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榜样的学习、积极的鼓励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增强自信,在积极的自我调节中促进或实现工读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辛亥以前,中国的无政府主义者以《新世纪》和《天义报》为阵地鼓吹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进化学说,五四时期,在反思一战的基础上这一思想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作为“新社会的胎儿”,工读互助团对新教育的构想于情于理。其倡导者与参与者们,试图通过“工读结合”的方式,谋求教育改造,达成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出现了诸多风云人物,赵世炎无疑就是佼佼者之一。他作为一个进步的爱国青年,矢志于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事业,面对苦难深重的社会现实,继承爱国主义的优秀传统,在其师友的引导、帮助下,积极进行思想改造,心路屡变,思想飞跃。在走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工读主义之后,最终牢固确立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积极投身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最后“留取丹心照汗青”。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直接决定着学生技能的养成、素质的提升与成就自我的机会。黄炎培作为我国近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奠基人和推动者,其“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教育目的、“社会化、科学化、平民化”的办学方针、“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工读结合”的教育制度等思想丰富了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指导了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现代职业教育要兼顾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需要,满足科学化办学,加强学习和就业有机结合等。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赵世炎在"五四"运动前后是一位工读主义的崇拜者,在法国工厂劳动过程中,在领导反对中法实业借款运动和占领里昂中法大学运动过程中,完成了由工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转变.转变到马克思主义立场的赵世炎在法国同无政府主义等错误思潮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尊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