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会过年     
日子越来越好,年味儿却越来越淡。相反,与春节临近的圣诞节、情人节却大行其道。千百年来,曾经给人们带来无穷诗意和价值满足的春节,今天却变得衰败甚至无聊乏味了。为此,很多年轻人干脆选择旅游来度过春节七天假期,欧洲、澳洲、美洲,哪远去哪,团聚甚至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分离,“捍卫春节”的呼声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2.
诗人说:这旧的一年裙裾一闪,便弃我而去。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但是,回家过年,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过年,这个象征美好、祥和、喜庆、团聚的节日,往往容易勾起人们对她的向往与追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贵州、湖南、山东等地读者都纷纷给我们写来关于过年的文章,有近100篇之多。山东青岛王涛这样写道:“记得小的时候,对于过年,那真的是非常奇妙、快乐和高兴的一件大事,平时难得一吃的,难得一见的新衣,会让自己在那一日成了快乐的天使。  相似文献   
3.
年味     
日薄西山,浓橙色的光辉在淡淡的薄雾中穿行,把农历中一年的最后一缕明艳和温暖送到每个人的手心中,脸颊旁。我不紧不慢地提着一塑料袋沉甸甸的年货,向奶奶家走去。路边的烟花摊虽有顾客,却零零散散。一旁堆放的大箱烟花已落上一层灰,这几位顾客买的都是小型鞭炮。  相似文献   
4.
鄉村的年     
过年啦!在城里人流行过圣诞节、情人节的时候,在城里的年味越来越淡薄的时候,在我的家乡兴国县的农村,过年却依然是一出大戏。 当田里的最后一粒稻谷进了仓,当吃完最后一批爽脆的秋萝卜。年的大戏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相似文献   
5.
齐桂玲  陈健 《文教资料》2008,(19):58-60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转型,近年来人们感到年味越来越淡了,综合来看,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文章主要是对年味淡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展开了一些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记忆中的中国年 自从1985年10月去英国留学之后,我已经有27年没有在中国过春节了。但每当春节来临,过去在中国过年的“年味儿”仍会不时在脑子里显现。  相似文献   
7.
瑜伽年夜饭     
韩俊 《健与美》2020,(2):114-119
又是一年春来早。随着春节的临近,“年味”开始浸润时光的每个角落。而把“年味”推向巅峰的,无疑当属那一餐年夜饭了。在每个单位,这顿饭是对员工的“尾牙宴”,是对客户的“感恩席”。在每个家庭,这顿饭是"合家欢",是“团圆会”,是当之无愧的家庭“大团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大年》、《年味正浓》两篇小说比较分析,简要阐明相同点如都以春节为创作题材,都借孩子视角观察认识事物,刻画人物,表达主题等。着重分析其不同点:作品思想内涵的侧重点不同,《大年》反映人们乐观、向上以及所具有的传统美德,揭示年节丰富的文化内涵,《年味正浓》着重反映普通百姓生活的困顿、无奈,艰辛的生存状况;情节繁简不同;语言特色不同。  相似文献   
9.
蒸年味儿     
小时候,过了腊八,几乎每天一进家,就看到满屋子热气蒸腾。我兴奋地喊着:“妈,今天又蒸什么了?”母亲像腾云驾雾一般,从热气里钻出来:“蒸馒头,你不知道有个词叫‘蒸蒸日上’吗?日子呀,越蒸越好。”初中毕业的母亲,在我们那里也算“高学历”了,我对她的解释深信不疑。  相似文献   
10.
闻“年味”     
郑燕 《作文大王》2014,(1):58-59
丁丁一天比一天郁闷了,因为马上要过年了,可家里一点过节的气氛都没有。 妈妈知道了丁丁的心思,神秘地说:“走,我带你去外面闻闻‘年味’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