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纸上幽居     
—首i寺,在纸上过完一生;—张纸,在书里过完一生。云烟都起于一张洁净的纸,小桥架在上面流水,江南搬去上面烟雨。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天真的幽居。因为在钢筋水泥里还要住很久,坚硬,没有温度,因而在我的日常里,软的东西,除了眼见的草木、云朵、流水、月色外,就是一个人的心肠和一张张的纸了。纸是软的,因为纸上有诗和我们去不了的远方。  相似文献   
2.
诗词包     
韦应物从十五岁到五十四岁,在官场度过了四十年左右的时光,其中曾有两次短暂的闲居。这首五言古体诗应为其闲居时所作,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暂时脱离官场、独享幽居生活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重峦叠嶂中的一缕清溪--略论杜甫草堂诗的闲适心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一生坎坷,在四川成都浣花草堂生活的近四年时间,是他一生中比较安定的时期,心情是相对放松和愉快的。饱经忧患的心灵在和平宁静、生机蓬勃的美景中得到了抚慰,诗歌所体现的也是一种闲适之美。  相似文献   
4.
读完孙绍义老师的《浅谈“推敲”二字的意境》(见《中学语文》2000年第11期)后,让人感觉耳目一新。然而新则新矣,文中却有几处明显的缺憾。首先,孙文说“僧人访客归来”,将作者的原意完全曲解了。“敲”字出自贾岛的五律《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云还来此,幽期不负言。”从内容上看,贾岛在一个月夜去拜访友人李凝,因主人外出,所以题诗一首示之。并非访客归来回到自己的住处。孙文又说“在那样深,那样静的夜晚,再冒出一个人来,《题》诗中仅贾岛一人,又能从何处“再冒一人”  相似文献   
5.
叶玉虎 《生活教育》2013,(2):112-114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代大诗人贾岛拜访友人未遇.即兴写下了《题李凝幽居》和《寻隐者不遇》两首名诗。《游园不值》更是叶绍翁的即兴之作。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有效习作往往是“情动而辞发”、的结果,优秀的作品往往是学生的即兴之作。考场上“考出”的习作,课堂上“逼出”的习作大多充满“虚情假意”的味道。  相似文献   
6.
姚贾诗派是中晚唐之际重要的文人群体和诗歌流派,幽居是姚贾诗派的生存状态与人格精神;禅定与苦吟,体现了姚贾诗派的禅学观与创作风度;《极玄集》内蕴着姚贾诗派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7.
贾岛“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之“中”,今日从大、中、小学教材,到社会上最流行的唐诗选本,皆作“边”。其实,贾诗本来作“中”,明仿宋本以前的本集保持着这个真面。1148年成书的《渔隐丛话》前集转引之黄朝英《缃素杂记》(成书于1136—1148年)作“边”,是最早作“边”的征引著作。其作“边”,当是黄氏转述推敲故事时误记。由于《渔隐丛话》前集的广泛影响,作“边”的黄氏版推敲故事逐渐流行。1289年成书的《诗林广记》前集选录了《题李疑幽居》,作“边”,这是最早作“边”的全诗。其作“边”,应是选录者据全诗下附黄氏版推敲故事校改的结果。《诗林广记》等书的加入更加壮大了“边”的阵容,使其最终取代“中”在本集获得正统地位。明仿宋本是可考最早作“边,一作中”的本集。由此本孳生或参校此本系统的版本多作“边,一作中”,这些本集明、清以来最为流行。由于“边”在明、清乃至今日影响很大,人们翻刻、传抄、整理前人征引著作时,往往将“中”校改为“边”。通过对“中/边”的甄辨与梳理,可得以下启示:要充分认识名篇接受、流传中的误读、篡改现象,要充分估计校勘惯例“凡底本不误而他本误者,一般不出校记”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