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体育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瑜是《药》的关键人物,也是幕后人物,其形象的塑造,凭借的仅仅是康大叔的转述:夏瑜在狱中策反,说了一句“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遭到牢头痛打后,他说牢头“可怜”。情节虽然简单,但对它的解读,很多人却陷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2.
伍瑞强 《广东教育》2007,(12):39-39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选入了鲁迅的小说《药》,在写华老栓秋夜买药(人血馒头)时有一段文字:"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  相似文献   
3.
4.
《药》是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和《孔乙己》之后的又一杰作,小说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和强烈的社会批判力。对其中的人物康大叔,历来的意见以为:康大叔就是小说第一部分写到的黑衣人,即杀害夏瑜的刽子手。且看高中第三册语文教学参考书中对康大叔的分析: 康大叔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和镇压群众的工具,凶暴、残忍、贪婪、无耻。他以杀人为职业,以卖人血馒  相似文献   
5.
鲁迅小说《药》的第一部分出现的“黑的人”是谁呢?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似乎已成定论,人们不约而同地会联想到第三部分闯进来的“康大叔”。我认为:“黑的人”是个神秘的角色。“黑的人”、“康大叔”在许多人眼中已成为不可分割的形象。王孟学在《药》的语言漫谈中把“黑的人”所说的话给予这样的评价:“寥寥数语,却颇具特色,它把康大的身份、经历、职业,特别是惯于用犯人的鲜血进行交易的残忍、贪婪的精神状态,惟妙惟肖地活画了出来,使我们通过这个凶恶的爪牙再去推知豢养他的主子可能是个什么样的家伙!”这里的“康大”也就是“康…  相似文献   
6.
龙庆荣 《广西教育》2005,(1B):51-52
鲁迅的小说《药》早为大家所熟知,评论家对其中的主要人物如华老栓、康大叔、夏瑜等的分析也很深入、透彻了。然而,小说中的一些无名人物却鲜有人论及,似乎他们是无关紧要的。其实,作者对这一些人虽着墨不多,却也用意良苦,寄寓颇深。  相似文献   
7.
20年前,当笔者还是中学生的时候.也曾学过鲁迅的经典小说《药》,当时脑海中对“眼光正像两把刀”的刽子手康大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年后的今天,自己已然由学生变成了老师,但惊愕地发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上依然是这么写的——“主人公华老栓……对革命者这样冷漠无情,对刽子手康大叔反倒必恭必敬”:“康大叔的肖像描写最为精彩,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是各类语教材常选不衰的课,它的主题的深刻表达,明线暗线相结合的结构的精巧安排,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精当描写,人物形象的深刻刻画,都有着独到之处,令人广为称道。特别是在塑造人物形象的细节描写方面,鲁迅先生匠心独运,令人叹服。小说塑造了勤劳善良、愚昧无知的华老栓,斗志昂扬、意志坚强的夏瑜,卑鄙诡诈、骄横贪婪的康大叔,为学长廊增添了一个个鲜活而性格迥异的典型形象。  相似文献   
9.
《药》中几个次要人物形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中,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者夏瑜,封建统治阶级的帮凶、爪牙康大叔,告密者夏三爷,以及勤劳、善良但又迷信、愚昧、麻木的华老栓夫妇,他们的形象早有定论。但,小说中的几个次要人物如花白胡子,二十多岁的人,驼背五少爷的形象却相当模糊,甚至被忽视。人教版教学用书中,  相似文献   
10.
马骉 《现代教学》2011,(11):28-29
先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三部分(选定角色:华老检、华大妈、康大叔、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二十多岁的人);然后讨论龚伟同学提出的问题(其他学生及教师提出的问题有序地穿插其中)。问题1:作者为什么要把"议药"安排在茶馆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