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3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9篇
教育   9436篇
科学研究   493篇
各国文化   75篇
体育   449篇
综合类   622篇
文化理论   82篇
信息传播   1242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211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248篇
  2015年   394篇
  2014年   794篇
  2013年   674篇
  2012年   708篇
  2011年   892篇
  2010年   839篇
  2009年   785篇
  2008年   843篇
  2007年   760篇
  2006年   594篇
  2005年   570篇
  2004年   605篇
  2003年   586篇
  2002年   557篇
  2001年   457篇
  2000年   289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友谊与团结     
古代的哲学家几乎没有不在其理论、演说或著作中提到"友谊"这个概念.只有了解的人才会知道,大师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三本伦理学著作中赋予友谊概念以核心的地位;而康德这位思想上值得吾人敬重的哲人,在其人类学演讲录中,却只给友谊一页的篇幅.尽管如此,他还是说出了值得我们深思的真理:"真正的朋友稀少如黑色的天鹅."  相似文献   
2.
3.
朝旭 《当代体育》2003,(2):8-10
1野蛮有理“蠢货,如果你再接不住球,我发誓会打爆你的头”,在NBA摸爬滚打14年的老将“眼镜蛇”霍勒斯·格兰特至今仍对乔丹在训练场上对他的怒吼心有余悸。  相似文献   
4.
徐复观以"心的文化"立论来疏解中国文化,彰显出中国文化的生命意旨,因而,他消解"心"的形而上倾向,进行"形而中学"的意蕴阐释.  相似文献   
5.
追思自然——论环境美学的根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美学是当代美学的一个理论热点。它诞生的根源是以理性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理念的工业化进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通过追思其核心范畴——“自然”,我们看到“自然”原本有三重含义:对象性“自然”、感受性“自然”和源初性“自然”。源初性“自然”本身即是一个审美境界。此境界的呈现,意味着理性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同时得以彻底消解。据此,我们便可获得解决自然环境恶化及相关问题的启示和途径。源初性“自然”是环境美学可靠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6.
艺术体操是典型的难美技能类运动项目。它的美不是简单地呈现人体的自然形态,而是通过运动赋予特殊的美的特征。本文运用有关美学原理,结合艺术体操运动及运动员的特点,对艺术体操的美学特征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新文学中,仅就小说美学的发展历程而言,现实主义是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它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从真到美又从善到美的真善尽美的审美原则,从雅到俗又从俗到雅的雅俗共赏的审美格调,从情到理又从理到情的情理兼胜的审美情趣。小说美学的这种流变轨迹显示出了现实主义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8.
浅论康德的实践教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散打运动中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散打运动的悬念美、意志美等方面,对散打运动的美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将散打运动的技战术要求、特点与《孙子兵法》作了初步结合。  相似文献   
10.
走出困境的体育美学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胡小明 《体育与科学》2004,25(1):28-29,23
中国的体育美学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因为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整体水平较低、体育理论的欠成熟而难以支撑其超前发展,于90年代陷入低潮;从研究群体自身的原因看,也存在着忽视美学原理的学习、与实际发展的脱节等不足。当前社会的进步给体育美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需要吸收人类文明的传统精髓的滋养,具备后现代意识,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体育审美需求来提高中国人的生活质量,走出停滞不前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