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5篇
科学研究   21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表达异议也日显重要。作为一种本质上不合作、不礼貌的重要言语行为,异议却往往容易被研究者忽视。基于异议在日常交往、辩论访谈等活动中的实证分析,可以尝试对其主要模式进行分类,探讨不同模式的语用功能。并且为了便于实践中表达异议时模式的选择,影响选择的强弱、显隐、直接间接三对参数被提出。研究旨在补充异议这一言语行为在语用学中的研究,促进人们更好地交换意见。  相似文献   
3.
从语言学家对krashen习得/学得假说的异议看到习得和学得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进而认为krashen在此理论基础上创立的自然教学法对外语语法教学的忽视是不妥的,并从语法教学的意义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督促程序中几个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了:对于审查,应分两个阶段,且受理后的审查属于有限制的实质性审查;对于保证人是否可以成为被申请人,通过分析两种保证人的法律特征,指出一般保证人不能作为被申请人,而连带责任保证人可以作为被申请人.文章论述了财产保全在督促程序中可以适用的法律根据.对于支付令的生效,本文认为应区分其不同的效力,分别确定生效时间.  相似文献   
5.
“校本”是个舶来词。“校本”标榜“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宣称“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并要开展“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和校本管理”活动。但是,“校本”真的是“正在开辟着教育的新纪元”?真的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真的要“忽入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相似文献   
6.
7.
2012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新增了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意为遏制司法实践中频现的恶意诉讼和虚假诉讼,加强对民事诉讼过程中第三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与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以及案外人执行异议制度一起为民事诉讼活动中权益受损的案外人提供了三种有效救济机制。但是,第三人撤销之诉规定较为简单,与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以及案外人执行异议制度的界限不甚清晰。本文旨在通过对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价值的分析,解决与另外两种救济制度竞合时该制度的具体适用问题,以期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相似文献   
8.
《中法引渡条约》签署的背后有着很强的政治推动力。条约的签署使两国在司法领域的合作得到深化,同时也增进了双方之间的互信。但是,法国政府和议会面临更迭,加上一些舆论对条约存有异议,都会给条约批准的前景增加变数  相似文献   
9.
李清祥 《考试周刊》2014,(20):30-30
<正>反思农村初中传统语文教学,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沿袭"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将备课当成"抄教案",将上课当成"演教案",将学生当成灌输知识的"容器"。课堂上教师"填鸭式"地"满堂灌",学生接受,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是主角,好的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教师的主导作用几乎完全代替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缺乏民主和谐的氛围,气氛沉闷,忽视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的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设想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是以革命传统精神为主题的一个单元,《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就是其中的一篇课文,写的是大人物的"小故事":红军过草地时断了粮,彭德怀下令杀了他心爱的坐骑大黑骡子解决粮食问题,从中表达革命领袖爱兵如子的真情。本文在表达方法上通过对人物的神态、言行的细致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内心矛盾,又通过这些矛盾来揭示革命伟人的崇高情怀。换言之,紧扣这些语言表达特点来阅读理解、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