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教育   68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在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者当中 ,张君劢是少数几位直接关注中国近代化问题的人物之一。张的近代化构想涉及到民族国家的建立以及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建构等多方面。张始终把近代意识的养成即人的近代化视为国家近代化的基础和前提 ,但缺少对于社会根本改造的应有关注。张在主观上力求探寻一条既不同于英美式的又不同于苏联式的“第三条”近代化道路 ,实际上并未越出英美式的近代化模式。张所追求的仍然是一种英美式的资产阶级近代化。  相似文献   
2.
1946至1949年中国的自由主义者主要有三种类型:民间议政型、组党参政型、政府谋谏型,分别以储安平、张君劢、胡适为代表。在这三年中,储安平以《观察》作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公共论坛议论时政,并且自己经历着由中共的批评者到接受共产党的思想转变;张君劢活跃于制宪事业中,参加蒋介石的制宪国大和政府改组,但发现国民党的宪政貌似神非;胡适则在政治上走向保守,站在国民党的立场为政府说话。战争的结局,最终决定了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1946至1949年中国的自由主义者主要有三种类型:民间议政型、组党参政型、政府谋谏型,分别以储安平、张君劢、胡适为代表.在这三年中,储安平以<观察>作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公共论坛议论时政,并且自己经历着由中共的批评者到接受共产党的思想转变;张君劢活跃于制宪事业中,参加蒋介石的制宪国大和政府改组,但发现国民党的宪政貌似神非;胡适则在政治上走向保守,站在国民党的立场为政府说话.战争的结局,最终决定了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命运.  相似文献   
4.
5.
张君劢是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其教育思想极其丰富、深邃。他注重民族意识的培养,以德智兼修为教育宗旨,以中西融合为教育方针,并身体力行重建儒家书院,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文拟对张君劢的教育思想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厘清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6.
张君劢是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其文化民族主义思想极其丰富、深邃.终其一生,他的文化民族主义可划分为三个阶段:酝酿期、自觉期、深化期.他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儒家文化的阐释,对西方文化的融合,对民族文化之未来的探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其学术价值在于彰显了民族文化的恒常价值.  相似文献   
7.
黄鹂 《初中生学习》2010,(12):10-11
我们的“君子协定” “张君君,通融一下,我昨天没写物理作业,你就别告诉老班了。”我心虚地说。“好的!”张君君狡黠地笑了一下,转身朝老班走去。  相似文献   
8.
胡文辉 《中国文化》2007,21(1):136-140
原詩無題咏張群内閣舟中悵望夢難尋,绣被焚香夜夜心。武帝弘規金屋衆,文君幽恨鳳弦深。催妝青女羞還却,隔雨紅樓冷不禁。寫盡相思千萬紙,東墙消息費沈吟。箋釋無題咏張群内閣張群(1889-1990),四川華陽人,字岳軍。早年留學日本學習軍事,與蔣介石是同學;抗戰後任軍事委員會秘書長,1938年任行政院副院長;國民黨內所謂“政學系”的主要成員。  相似文献   
9.
一个周末,吃过午饭后,时为西南联大教授的金岳霖突然想起一件事:过两天他要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主办方允许他带一名助手前往。有这样的学习锻炼机会,他自然首先想到了自己的得意门生王浩。金岳霖教授一向雷厉风行,想到的事情就得马上去做。再说,后天就要去参加研讨会,他得在今天就通知王浩,让他做好充足的准备。当他急匆匆地赶到王浩的宿舍时,  相似文献   
10.
正1920年徐志摩游学英国剑桥,张幼仪在二哥张君劢的建议下,于当年冬天来到英国伦敦,与丈夫相聚,住在伦敦附近的沙士顿,孩子阿欢(大名徐积锴)由公公婆婆抚养。当邮船快靠岸时,她一眼认出了码头上人群中的徐志摩,但是她的心却一下子凉了半截。晚年她向侄孙女张邦梅(张禹九的孙女)描述当时的情况时说:"我斜倚着甲板,不耐烦地等着上岸,然后看到徐志摩站在东张西望的人群里。就在这时候,我的心凉了一大截。他穿着一件瘦长的黑色毛大衣,脖子上围了条白丝巾。虽然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