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504篇
科学研究   153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3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的铁矿石中微量铜的测定方法,是用双环己酮草酰双腙(BCO)与Cu2+反应显色,然后进行吸光度测定.本法对已有的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OH-离子沉淀去除Fe3+、A l3+,在pH值为8.5~9.3的环境下让Cu2+与BCO进行显色反应.研究证实:改进后的方法分析可靠,测定快速,能满足一般化验室对铁矿石中微量铜的测定需要.  相似文献   
2.
刘平 《新闻界》2003,(2):13-14
望文生义,人们容易把个案研究理解为经验总结。而“中观”层次的研究模式,既区别于宏观的理论构架,也不是个别经验的微观总结。它要求研究成果向上可抽象为宏观理论,向下可直接指导实践。这对于纠正满足于个别经验总结的“个案研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此,本文主张要充分重视“实证法”与“阐释法”在个案研究中的运用,以提高个案研究的学科理论含量。  相似文献   
3.
4.
基于古字画保护的完整性要求,本实验选取了6种国画颜料,研究了绢本字画保护剂对这6种国画颜料耐久性的影响。样品经干热、湿热和紫外光照老化实验后,通过测定各种颜料的色差值来评价保护剂对颜料的保护性能。结果表明:该微量沉淀保护剂处理的国画颜料经各种人工加速老化之后测得的色差值均比没有处理的小,可见该保护剂对国画颜料也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孟久成 《今日科苑》2011,(11):102-115
<正> 徐一戎是垦区名人,名气很大。作为从垦区走出的我对他早有耳闻,只是从未谋面,这次采访是一个机会。采访安排在徐老家里,这个坐落在哈尔滨红旗大街的垦区机关宿舍小区,整洁漂亮。走上楼梯,徐老已在家中等候,这是一套宽敞的住宅,屋内阳光灿烂,室内布置简捷,大方。徐老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个子很高,而且是瘦高,80多岁的人握起手来,手劲很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于酸的浓度会导致酸的性质的不同进行探究,其中的酸以HCl、H_2SO_4、HNO_3为例进行分析。在教学中,通过对这三种酸的浓酸与稀酸的性质异同,以及在反应中浓酸可转化为稀酸,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浓度与物质性质的关系,有利于树立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7.
把医用药物异丙嗪引入分析化学作新无机分析试剂.报导了新显色剂异丙嗪与高价铁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灵敏度、选择性和界限比,建立了用异丙嗪检定三价铁的新方法.于0.2 mol·L-1 HCl介质中,异丙嗪与Fe(Ⅲ)在80℃下反应,溶液显桃红色,色泽稳定3h以上.检出限量为0.01μg,稀释限为1:5×106.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优于其它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稀浆封层混合料在水分蒸发干燥硬化成型后,其外观与细料式沥青混凝土相似,均有耐磨、抗滑、防水、平整等技术性能,施工快、造价低、用途广、能耗省,是一种沥青路面养护用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实践证明,在许多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措施中,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是使用功能最多、最经济的一种措施.  相似文献   
9.
1实验中存在的不足 现行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80页“硝酸的氧化性实验”:在2支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铜片,分别加入少量稀硝酸(4mol·L-1)和浓硝酸(15mol·L-1),立即用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封住试管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现象.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浓硝酸和稀硝酸均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且验证铜片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不同.该实验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以下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0.
1 问题的提出铜与稀硝酸反应如下 :3Cu + 8HNO3 (稀 )   3Cu (NO3 ) 2 +2NO↑ +H2 O实验现象应该为生成无色的气体 ,但往往观察到的是气体遇到空气后变为红棕色。同时产生的气体排放到空气中 ,污染环境 ,需改进。2 操作步骤及现象          图 12 1 按图 1所示连接好仪器。2 2 取下b端胶塞将铜丝一端插入胶塞内约0 5cm处。另一端绕着玻璃棒盘成螺旋状。2 3 把U形管略向b端倾斜 ,从b端加入稀硝酸至满 ,将带有铜丝和玻璃棒的胶塞塞紧b端管口 (不能混入空气 )。反应开始由慢到快 ,液面溶液颜色逐渐变为浅蓝色。随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