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83篇
科学研究   47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针对中德合作办学项目中学生在基础德语学习结束后,难以用德语开展专业内容学习这一情况,试析了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结合语言学及外语教学理论,在专用语及课堂用语两方面,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探讨,以期对中德合作办学项目承担德语教学的工作者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7,(40):76-77
动词在德语中占据核心地位。在德语的动词系统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语法概念——可分动词,即动词由词干和前缀组成,且前缀可与词干分离。对于这一特殊结构的研究,尤其是其中前缀对词义导向作用的研究,对于初学者来说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本文从《当代大学德语》1-4册中出现的所有可分动词入手,通过交叉比对的方法总结出了一系列可供操作的判断可分动词前缀意义的初步方法,希望以此能帮助德语初学者在短时间内判断出前缀的含义,从而进一步捕捉到这一动词整体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张敏 《海外英语》2011,(7):363+366
德国在欧洲乃至世界都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其成功且发达的经济教育制度等对于我国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从经济、教学乃至德国本身而言,对于我国学生都有着非常的魅力存在。出于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需要,该文基于中国实际情况,从几个特殊视角探讨德语之于中国学生的独特的吸引力,以此探究德语学习的重要性及未来发展,并对其影响进行总结概括。  相似文献   
5.
德语常用同义词包括 :同义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 ,由于这些同义词意义相近似 ,因此 ,常给德语学习者在学习和选用上造成一种模糊概念。为了清楚了解词义间的细微差别 ,正确掌握和使用好词义 ,提高词语运用能力。笔者选择了 1 6组德语常用同义词 (主要选用了常用同义动词和常用同义名词两种 ) ,通过例句进行了辨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6.
“假朋友”     
《海外英语》2011,(12):60-60
英语是一种复杂的语言,在其发展过程中借鉴了德语、法语和拉丁语等多种语言的表达。因此,这些语言中有很多表达是相似的。在学习过程中,相似的单词有时能给你帮助。这时它们是你的“真朋友”.但有时它们又会帮倒忙,成为你的“假朋友”。  相似文献   
7.
德国高校模块化教学对应用型德语专业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借鉴德国高校模块化教学改革经验,认真分析模块化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尝试对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德语专业进行模块化改革设计.  相似文献   
8.
裴钰 《高中生》2011,(16):15
被猴子撒尿淋到的法国红迷包罗是瑞士裔的法国汉学家,他非常喜欢《红楼梦》,可以说到了忘情的程度。一次,他到越南河内,在夜深人静的环境里读《红楼梦》,很快就被大观园里的故事吸引了,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宠物猴子已经爬上了蚊帐。可巧,"孙大圣"一时尿急,就在蚊帐上解决了,顿时尿液淅淅沥沥从天而降。包罗感觉脸上热乎乎的,书上也有点点水迹,仰头一看,这才大悟。  相似文献   
9.
要谈论中国的德文学科史,作为学科权威的冯至先生自然是无法避开的重要人物。在叶隽教授新近出版的《六十年来的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一书中,关于冯至先生的内容同样占据了相当篇幅。具体地说,在该书所论及的制度、学人和著述三个方面中。  相似文献   
10.
在国内外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外语专业承担着为国家输送创新型外语人才的任务。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内涵与过程模型,本研究着重探讨此教学法在"高级德语"课堂中的优势与实践要求,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德语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