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论界对唐·德里罗第一部小说《美国万花筒》的主人公大卫·贝尔的主体身份问题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文章从贝尔身份问题的二重性切入,结合学界有关人机/技关系问题的讨论,通过分析主人公大卫·贝尔与小说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电视和摄影机等现代媒介机器的关系特征,认为贝尔的主体身份问题之所以引起两种对立的解读,是因为后现代文化环境下人机互动变得深刻复杂,并进而提出《美国万花筒》捕捉并呈现了人机关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人机互渗,理解和把握后现代文化环境下人机互渗现象是理解德里罗小说另类主体重建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唐·德里罗的小说《白噪音》艺术地再现了后现代美国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美国消费社会建构的三个关键领域——媒介影像、消费行为和大众文化,成为美国后现代社会的景观。《白噪音》展示了后现代美国社会的两大消费行为——看电视和购物,同时,揭示了美国大众文化甚至学术研究也趋向商业化。这些异化消费使得人们丧失了主体性,陷入了精神空虚、焦虑、孤独与异化,并导致垃圾激增、环境污染和生态灾难。  相似文献   
3.
种族问题是德里罗中后期作品关注的重要主题。作为一个具有历史意识的作家,他对美国盛行的种族主义持批判态度,并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种族主义终结的论调保持警觉。其小说展现了从冷战、全球化,直到9/11事件发生之后,种族问题在美国社会的嬗变历程,褪去了后现代社会审美化倾向笼罩在日常生活上的光环,击碎了人们潜意识里对社会抱有的美好幻想,暴露出美国社会难以回避的现实矛盾。  相似文献   
4.
郭妮 《海外英语》2023,(23):197-199
唐·德里罗的小说《零K》表面上讲述了一个具有浓厚科幻色彩的美国家庭故事,实际上探讨了文学中的父子关系母题。小说主人公杰弗里两次造访人体冷冻基地,时隔数年先后送别了临终的继母阿尔蒂与生父罗斯。小说描述了杰弗里与生父重逢后对往昔生活片段的回忆,反映了后现代美国家庭中父子关系疏离问题。通过对代际关系的分析可以发现父子关系异化和父子俩价值观的冲突是杰弗里自我身份困惑的原因。杰弗里做出与父亲不同的选择,在人体冷冻基地抵抗了“基于信仰”技术的操控,回归日常生活,体悟生活本真,并找到了真实的自我。他的自我探寻历程为后现代家庭构建良好父子关系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美国后现代作家唐·德里罗的小说《白噪音》艺术地再现了20世纪80年代初后现代美国社会中以科技理性为主导的行为、思维方式,反思后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质疑科技理性。小说的三部分——波与辐射、空中毒物事件、"戴乐儿闹剧"从结构上展现了美国后现代社会中"充满高科技产品的生活方式"、"工业生产造成的生态灾难"、"用高科技解决人的问题导致暴力"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正是后工业社会中科技理性主宰的生活方式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方式相结合、科技理性为主导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相结合,才造成了生态灾难和暴力。  相似文献   
6.
《坠落的人》是德里罗创作于2007年的一部直指"9.11"事件的力作。在这部作品中,德里罗细致地描写了恐怖袭击对普通大众所造成的强烈心理冲击,以及他们如何进行自我调节的过程。同时,德里罗也将恐怖分子的心理作为剖析的对象之一,在弱化恐怖分子和普通大众的区别的同时,也更加犀利地指出了恐怖教义对全人类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选取唐·德里罗的部分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剖析美国社会文化现象,对于美国的社会危机问题,进行批判性反思。唐·德里罗的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危机意识,反映出其内心世界中渴望人与自然的和谐、渴望社会的井然有序,这与中国和谐价值观相契合,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也反映出其对后现代出现的危机过于消极、悲观,否认了人的主体性,陷入了对理性的绝对批判。  相似文献   
8.
《天秤星座》为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德里罗对美国20世纪60年代或者说对美国历史的反思与书写始于"肯尼迪遇刺事件"。在政治小说《天秤星座》中,德里罗对"美国例外论"表示出极大怀疑。这种怀疑在作品中表现为选民与弃民身份之间的摇摆、个体力量与官僚机器之间的对抗、微观叙事与官修史学之间的裂隙、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较量、秩序与非秩序之间的冲突,以此暗示美国社会的种族问题、阶级矛盾、派系斗争及政治生活的丑恶与荒谬。《天秤星座》关注美国现代社会的政治生活和个体命运,矛头直指美国新教伦理社会赖以确立的基本原则,揭示社会现实与政治理想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相似文献   
9.
滕学明 《文教资料》2013,(20):16-17,39
唐·德里罗的《白噪音》被誉为美国后现代文学最经典的作品之一。从生态伦理的角度而言,小说展示了美国后现代社会中人们愈来愈担忧却又不得不面对的工业文明与自然生态的矛盾,生动地刻画了当代美国大众的各种精神生态危机,是一部优秀的生态小说。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作家唐·德里罗在《白噪音》中描写了一个后现代景观社会。本文从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切入,分析《白噪音》中景观遮蔽本真的颠倒现象,探寻小说人物主体性消解的主题,并揭露后现代社会中人类的精神困境,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白噪音》中被景观支配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个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