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档案》2004,(12):10-10
10月26日,恩施自治州人大教科卫委员会和州档案局组成档案执法检查组对州人行,州国税局,州公安局等9个州直单位进行了为期3天的档案技法检查。  相似文献   
2.
鄂西北教育技术装备战略联盟合作与发展论坛于2012年10月15日至16日在襄阳举办会议由湖北省襄阳市教育技术装备站发起筹备,得到了荊州、荊门、十堰、随州、宜昌、神农架林区、恩施自治州及江汉油田教育实业集团等市、州教育技术装备站积极响应,共同倡议成立鄂西北教育技术装备战略联盟。会议由湖北省襄阳市教育技术装备站站长肖兆权主持,湖北省教育技术装备处副调研员朱铁乔、湖北教学仪器行业协会秘书长熊北平应邀出席。湖北省襄阳市教育局副局长肖艳芳、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王会龙参会致。各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现有人口384万,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库”于一体的地区。全州所辖8县(市)均属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基础教育与发达地区教育教学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恩施州非常幸运的被国家列为西部大开发地区,教育部、李嘉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工程示范点,全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工程(以下简称“项目”)首期试点,湖北省教育厅曙光行动计划远程教育项目市(州)。[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恩施州的网络教研是一项特别适合山区学校教师专业成长,具有实践意义的活动。”网络教育研究专家、湖北省教科所叶平教授曾经对恩施州网络教研活动如此评价。自2004年开始,恩施州倡导并推行具有老、少、边、穷、库、山区特色的五大校本行动研究。将网络教研与其他四种教研方式(校本培训、区域性联片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开发)相提并论,作为五大校本行动研究之一。近五年的实践,其间有艰难的探索,有辛勤的汗水,有甜蜜的微笑,也有收获的喜悦。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现有人口387万,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库”于一体的地区。全州所辖8县(市)均属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基础教育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2002年8月,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西部远程教育项目在三峡库区巴东县建立了80个卫星教学收视点,标志着我州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开始起步。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三峡库区地域横跨重庆市的巴南区、渝北区、江津县、长寿县、涪陵区、丰都县、武隆县、万州区、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和石柱县,湖北省恩施自治州的巴东县、宜昌市的秭归县、宜昌县、兴山县和西陵区,共涉及20余个区县。三峡大坝兴建后,这些区、县会不同程度地遭受长江的淹没。同时,该区域将形成一个横跨重庆、湖北两省市长达662公里,面积达1 084平方公里的巨型水库,因此,该区域通常被称为"三峡库区"。  相似文献   
7.
地处湖北西部的恩施自治州民族宗教委员会和州民族研究学会从2000年以来连续出版了四套“恩施州民族研究丛书”,推出了一大批土家民族研究基础性成果,为保护与传承土家民族文化做出了很大贡献。而最新出版的第四套丛书中由谢亚平、雷翔二位先生编著的《景阳社区文化》[1](下称谢著),则更是一部比较系统深人、视野开阔的研究土家族社区文化的力作,有很强学术价值,为当前我国土家族文化研究增添了一朵新葩。  相似文献   
8.
《高中生》2009,(11):5-5
一等奖段赛(湖北恩施自治州清江外国语学校)。李金鑫(辽宁北镇高级中学),程姣(陕西合阳县和家庄镇),邓小樟(湖南长沙市明德中学),徐海波(湖南岳阳县四中),刘知英(湖南永州市新田一中)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英语》2008,(10):F0004-F0004
湖北省清江外国语学校是在恩施州委、州政府直接关怀下新创办的一所民办公助全日制、寄宿制完全中学。学校位于新机场路29号,占地15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达20000余平方米。校园三面环山、绿树成荫、  相似文献   
10.
恩施自治州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地,它有着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底蕴和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形式,而少数民族体育又是我国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加强社会主义全面进步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本文对该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前景的探讨,旨在为加快该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