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7450篇
科学研究   263篇
各国文化   85篇
体育   147篇
综合类   427篇
文化理论   49篇
信息传播   39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511篇
  2013年   486篇
  2012年   463篇
  2011年   606篇
  2010年   611篇
  2009年   752篇
  2008年   885篇
  2007年   716篇
  2006年   570篇
  2005年   417篇
  2004年   387篇
  2003年   367篇
  2002年   361篇
  2001年   282篇
  2000年   212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华 《湖北档案》2003,(1):93-95
郑萍如,浙江兰溪人.她的父亲名叫郑钺,清末留学日本,在上学期间,加入了同盟会,跟随孙中山、宋教仁等奔走革命."二次革命"失败后,随孙中山流亡日本,娶了个日本太太,育有两男一女,女孩就是郑萍如.  相似文献   
2.
稼轩词中生命体验式的创作方式揭示了词人浓郁的悲剧意识。悲剧意识在中国文化中主要体现为“柔”。辛词中的悲剧意识体现了这种柔性的力量。它在更深层次上是来源于作者对边缘式的“归正人”的生存处境的体悟与感受 ,正是在这种以“宦游”为主要形式出现的边缘处境中作者揭示出了生存的悲剧性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李锐是一个很有苦难意识和悲剧情怀的作家,他有着深沉的苦难意识和独特的文学苦难观,在经历和记忆苦难的同时,李锐拥有了一种作家的思接千载的悲剧情怀。  相似文献   
4.
纵观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是在两汉时期,其代表作是两汉的乐府诗,而“叙事情结”正是两汉乐府诗的一个重要特征。造成中国古代叙事诗“失语”的关键就在“叙事情结”的丢失。  相似文献   
5.
从表层看,阿Q以其低级孤独与未庄社会产生着隔膜,导致其自卑情结。从深层看,其多种不可调和的心灵冲突又导致其人格系统的崩溃。  相似文献   
6.
郑思肖是中国学史上带有传奇色彩的作家。他的《心史》虽是“古今所未有”的奇书,但又有真实性.是磅礴着浩然之气的心灵史。它和郑氏其他作品一起,真实地反映了南宋王朝日趋覆亡的现实悲剧和当时尖锐的民族矛盾,赞颂了以天祥为代表的民族英雄的凛然正气,反复表达了郑氏“一统正乾坤”的热切意愿和“终身只宋民”的坚定决心.达到了“篇篇字字皆盟誓”的程度。从《心史》的接受史看,直到20世纪初,它还在发挥着“起国家之衰”的振奋人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史记》的悲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记》的悲剧性,通过描写悲剧英雄来体现;《史记》中的悲剧英雄分七种类型、三大系列,而且大多是社会悲剧、英雄悲剧和性格悲剧.司马迁借描述悲剧英雄来实现自己的写作目的,抒发自己的冤愤,揭露炎凉的世态.  相似文献   
8.
在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总是伴随着两股力量的激烈搏斗,失败的一方总让人同情,哈代的小说,正是描写他们在历史进程的必然中,明知是悲剧的情况下,仍然毫不犹豫地选择反抗与战斗的历程,这是人类悲剧也正是哈代悲剧观的核心。通常所认为的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等只是他悲剧核心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为其服务的。  相似文献   
9.
赵静 《图书馆论坛》2006,26(1):207-208
1992年盛夏,四川大学图书情报学系毕业的我,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怀揣无数梦想和期待,与那个时代大多数同龄人一样,享受着国家给予天之骄子分配固定工作的优越待遇,来到了四川建材学院。不曾想那时迈出的这一步,让我一呆就是13年,我的命运与图书馆的发展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成长与成熟的温床滋生出一段段剪不断、理还乱,欲罢不能、欲说还休的图书馆情结。  相似文献   
10.
步入2001年下半年的玉溪市花灯剧团,为了将“三个代表”的精神落在实处,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一个欢迎、祥和的春节,正在加班加点、紧锣密鼓地赶排一年一度的春台演出剧目。年初,剧团在继续加工复排优秀保留剧目的同时,为一队新排大型花灯喜剧《三子争父》及一组清新活泼,风格各异的花灯小喜剧。为二队新排根据中国古典南戏《刘知远白兔记》改编的大型花灯悲剧《白兔记》,大型花灯爱情悲剧《梨花情》经过三个多月的苦战,四台新戏已彩排完毕,整装待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